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发表的《常识》中有一句话:“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作辩护,被杀死的人的鲜血和造成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潘恩呼吁“分手”的双方是(   )
A . 种植园奴隶主和工业资本家 B . 北美殖民地和英国政府 C . 美利坚合众国和法国政府 D . 第三等级和特权等级
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西安事变
两河流域文明源远流长,最早在此创造古老文化的是(    )
A . 雅利安人 B . 苏美尔人 C . 巴比伦人 D . 埃及人
下图是苏俄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施了(    )

A . 农奴制改革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新经济政策 D . 斯大林模式
《孙子兵法•谋略篇》中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下列哪座城市的和平解放体现了上述策略(    )

A . 南京 B . 北平 C . 沈阳 D . 天津
有些摄制粗糙的历史题材类电视剧中,时常会出现与史实不符的镜头。例如某剧中出现(    )
A . 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的镜头 B . 摄影师为慈禧太后拍照的镜头 C . 孙中山宣布废除科举制的镜头 D . 清末国人阅读《申报》的镜头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追求民主政治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民主政治,世界潮流】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1.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1.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节选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

【华夏共和,深入人心】

材料三  如右图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于哪一年通过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使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战争主要的领导者。依据1787年宪法,美国掌握立法权的应该是哪一机构?

  3. (3) 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右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又被称为什么革命?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中海地区,相继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阅读下图,请回答:

  1. (1) 举出图中A处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举两例)
  2. (2) 图中B处形成了哪个文明古国?在此处诞生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请写出这部法典的制定者和名称。
  3. (3) 图中C地区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叫什么?帝王和武士在这一制度中属于哪一等级?(写出具体的等级名称)
  4. (4) 图中D处在谁统治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种制度有何缺陷或者不足。
  5. (5) 上述文明古国处于哪一社会历史阶段?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首近代世界力量对比演变的历程,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机遇。如图是一名九年级学生学习了世界格局的演变后,绘制的年代标尺。请你根据年代标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体系?
  2.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转折点是什么?
  3. (3) “在赢得第二次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 (4)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怎样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或“怎样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谈谈你的想法。
从如图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966年—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A .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 .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 . ” 造成经济下滑”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 岳飞遇害 B . 澶渊之盟 C . 宋金双方达成和议 D . “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庄园经济以农业为主,面粉、奶、火腿等实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这反映庄园经济属于(   )
A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 . 市场经济 C . 手工业经济 D . 商品经济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资政新篇》 C . 《中华民国约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徐光启突破了狭隘的文化优越感,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会通中西文化,最终超胜西方。据此可知,徐光启(   )
A . 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B . 反对“以夷制夷”策略 C . 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D . 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

下列重大活动,周恩来参与了的有(  

     参加重庆谈判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出席万隆会议              ⑤率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下图是著名的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读图讨论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佛教何时传入我国的?为什么很快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

2)能否举出一些实例,谈谈佛教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

A.“全盘西化”

B.“西体中用”

C.“中体西用”

D.“师夷长技以制夷”

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1)你认为教材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采用的是哪种意见?(2分)

2)请从课文中概括相关的事例加以说明所持观点。各举一例史实填在下列横线上。(注意:大段照抄原文者不能得分)。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               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                                                       

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说法,错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它爆发的导火线

B.它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斗争口号

C.它是中国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