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和迅速扩展,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不少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颁布的哪一文件确立了这一政治体制?
  2. (2) 1789年9月,某国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人权宣言》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 这是发生在哪国的现象?这与《人权宣言》的哪项内容密切相关?
  3. (3) “1863年,北军并不重视这支刚初建的黑人军团,但是这个第一支黑人团每一次从战场返回时,总是比上战场时的人数要多些。这是因为啥了?原来,在偏远种植园劳动的奴隶,看见了他们的黑人同胞穿着军服时,立即放下了锄头,拿起了主人遗弃的枪支,加入进队伍中了,同他们一起返回了北军的营地。”这一场景出现在哪国战争中?北军的领导者是谁?这场战争废除了什么制度从而为该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4. (4) 在推翻幕府以后,日本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一改革叫什么名称?这场改革不仅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还使它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什么道路?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
A .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B . 使祖国大陆基本实现了统一 C . 保证了新中国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D .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经过近3年的策划、筹备、创作,新编历史剧《北魏孝文帝》于2016年6月1日、2日晚在洛阳歌剧院试演,再现北魏孝文帝风采。下列在历史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①独尊儒术    ②开发江南    ③迁都洛阳    ④实行汉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下列现象,在中国近代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到电影院看电影 B . 用电报、电话与亲友进行联系 C . 用电脑上网 D . 出行可以使用轮船、火车、汽车
选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1949年的流行语,是因为(    )
A .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B . 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D . 中国大陆统一得以完成
(人物)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964年,开始执政,他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马可·波罗行记》中写到:“外国剧价异物及百货之输入此地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的“此城”应指(    )

A . 东京 B . 临安 C . 泉州 D . 大都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被誉为“铁人”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 . 王进喜 B . 焦裕禄 C . 雷锋 D . 邓稼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于公元前 3 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摘自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摘自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大运河的评价

  1. (1) 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名称。
  2. (2) 根据材料一、二,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 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 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 .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主席说:“以妥协求和平,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和平存”。纵观历史面对威胁人类的邪恶势力,必须同仇敌忾,若一味的忍让,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会造成更大的灾难。下列事件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 德国闪击苏联 B . 德国闪击波兰 C . 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D . 珍珠港事件
根据 1787 年美国宪法的规定,如图中正确反映出美国联邦政府与州 政府权力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的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 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 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1872年,李鸿章委派上海商人朱其昂等创立上海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和中国人发行的第一张股票诞生。继航运业后,股份制公司形式又在其他行业运用,如仁和保险、上海电报局等都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华商股票。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 逐步探索近代化的经营方式 B . 洋务运动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C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发展 D . 结束了列强对证券市场的垄断

下图为 1953~1957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图。据此可知(   )

A 一五计划成就显著 B 英美经济持续衰落

C 中国经济出现冒进 D 三国均完成工业化

.图说历史:请回答:

1)图一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他是谁?

2)图二是他译著的代表作,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文字信息,请你判断是什么著作?该著作中介绍了什么思想?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责任。某校九年级甲班学生要举办一次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演变历程的图文展,请你参与。

活动展示

第一组:表解历史

会议名称

巴黎和会

参加国家

英法美意日中等国

美英法日中等九国

签订条约

《凡尔赛和约》等

《九国公约》等

一战后世界新秩序

请回答:(1)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将上表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二组:漫画历史

                    

                           

请回答:(2)漫画反映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

第三组:文汇历史

材料一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

材料二  考虑到结束欧洲大陆分裂的历史重要性和创立未来欧洲建设坚实基础的需要……决定建立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条约》

请回答3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你根据第三组收集的两份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四组:图说现实

      北约空袭利比亚            美国 9·11事件             日本福岛核泄漏

请回答:(4第四组收集的图片反映出,目前的国际政治秩序下仍然存在着哪些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世界各国应如何应对上述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指武器一一引者注)万不能及。 ……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分别是近代中国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

2)以上主张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飞机在抗震救灾的“硬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飞机的发明是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D.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下列人物在《史记》中可能被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曹操          C.商鞅            D.孔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