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他是湖南人,他助人为乐,为集团、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他的名字在中国内地已经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词.他是(  )

A . 雷锋 B . 黄继光 C . 邱少云 D . 罗盛教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到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下列对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③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大批的科技工作者、工人、解放军指战员,在国家经济落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发愤图强,用较短的时间,突破了许多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该材料体现出20世纪60年代我国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 人民建设的热情 C . 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 D . 党和政府的支持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 反抗外来侵略 B . 进行三大改造 C . 发展国民经济 D . 巩固新生政权
四月的爪哇岛,春光明媚,生机盎然。亚非约100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万隆,共同纪念60年前的亚非会议。那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迄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求同存异”方针 C .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 “一国两制”构想
下列哪一首歌曲或电影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
A . 《甲午风云》 B . 《义勇军进行曲》 C . 《西安事变》 D . 《志愿军进行曲》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味着(  )

A . 广大农奴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B .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史 C .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D .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领土
有关政企分开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企业完全脱离了政府 B . 政府下放一部分权力给企业 C . 企业有自主经营权,政府作宏观调控 D . 政府、企业各自为政,没有任何关系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二: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材料三: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 (1) 孙中山将材料一的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思想理论进行简要评价。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第一块“红色区域”的名称。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简要分析这一理论成果形成的主要依据。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近现代先进的中国人进行理论探索的共同特点。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错误:                                      

理由:                                      

 促使下图中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农、商业均衡发展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被废除,地主阶级的被消灭是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
A . 《共同纲领》颁布后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 C . 土地改革完成后 D . 镇压反革命运动后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 . 抗美援朝时期 B . “一五”计划时期 C . “大跃进”时期 D . “文革”时期
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

A . 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 . 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 C . 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 D .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做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  )

A .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 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 .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会议(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D . 中共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