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2011年,在武汉举行“百年中华回顾与展望”文化论坛时,有人感叹:同文同宗本同根,骨肉别离泪满襟,港澳回归雪国耻,两岸“三通”待复兴。港澳的回归使(   )

①“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②国家主权得到维护

③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④民族精神得以振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图6漫画所示人物倍受人们喜爱。其主要原因是画中人物(   )

A .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 . 推动小麦产量的增长 C . 解决了农作物病虫害问题 D . 实现了人类“丰衣足食”的梦想
仔细阅读下图“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   )

A . 对外开放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 B . 开放14个沿海城市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掀起了新的大潮 C . 进一步开放沿江、内陆省会城市和沿边城市 D . 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它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只要我们按照这种理论指引的方向、道路和发展战略干下去,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就一定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里论述的“理论”是(    )
A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 . 甲同学 B . 乙同学 C . 丙同学 D . 丁同学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梳,加入这个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与世界先进经济技术同步前进。口口口口口口可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口口口口口口”应是(   )
A . 建立经济特区 B .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C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成立亚投行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最适合以上颁奖词的人是(    )
A . 屠呦呦 B . 钱学森 C . 袁隆平 D . 邓稼先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苏联人民志愿军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

A . 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 . 标志着两岸实现了通邮、通航、通商 C . 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 . 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下面两幅图说明新时期我国 (  )

A . 完善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 B .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 .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础初步奠定 D . 有效地杜绝了各种违法行为
“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初作为施政纲领,维护公平正义,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共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 . 遵义会议 B . 新中国成立 C .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经济特区的建立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
A . 新中国成立 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 土地改革完成 D . 改革开放
2020年,王红前往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参观学习。她到达的是(    )
A .  厦门 B . 海南岛 C . 上海 D . 珠海
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经历了“民族复兴”“中国新生”“伟大转折",实现了民族的振兴、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其中“伟大转折”指的是(    )
A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 “南方谈话”的发表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黄继光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在彭德怀司令员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周恩来总理以其高超的谈判艺术与外交成就享誉海内外,周总理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针对与会各国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分歧,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团结与合作。此次会议是(    )
A . 亚非万隆会议 B . 巴黎和会 C . 雅尔塔会议 D . 华盛顿会议
冯如,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1910年10月,冯如驾驶自制的飞机参加国际比赛。他以时速104.6公里,飞高213.2米,航程32.1公里,获得冠军。请问新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在下列哪座城市(    )
A . 鞍山 B . 沈阳 C . 长春 D . 辽宁
河南安阳一个村成立农业合作社一年后(1954 年) ,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了。这表明(    )
A . 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唯一方式 B . 农业合作化适应了当时生产发展 C . 生产资料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D . 公私合营取得发展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一五” 计划超额完成 ,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最大成就是: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改革首先从农村改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