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御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镇压人民革命 B . 抵抗外来侵略 C . 发展民族工业 D .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下图所示战役发生于全面抗战初期,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实行民主宪政 B . 发展资本主义 C .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 . 挽救民族危亡
毛泽东曾指出,讲到近代中国的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下列各项中,能够佐证这一看法的史实是,张之洞创办了(    )
A . 江南制造总局 B . 汉阳铁厂 C . 开平矿务局 D . 福州船政局
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 . 反封建不彻底 B . 没有唤醒民众 C . 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 . 果实被袁世凯所窃
某条约第三款规定“……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则材料反映的这一不平等条约(    )
A . 是《北京条约》 B .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C . 使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D .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创作于1919年的漫画《鸣呼鲁民,鸣呼圣地》,画中的山东人戴上了由日本太阳旗组成的木柳以及脚像和手储,形象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对山东主权的控制。

材料二:“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摘自1943年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 (1) 指出材料一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与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因果关系?
  2. (2) 试分析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研究党史要从五四运动说起更好”的原因。(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南昌起义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下列选项和国共合作无关的是(    )

A . 建立黄埔军校,培养革命人才   B .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 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 . 取得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高喊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

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全体学界通电》

请回答:

  1. (1) 通过阅读三则材料,请指出它们指的是近代历史中的什么事件?
  2. (2) 读材料一,这次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二说一说这次运动前期与后期,斗争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 (4) 说一说材料三反映了此次运动中北京学生什么样的斗争精神?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①②③
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下列有关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井冈山会师  ③八七会议  ④红军长征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④①③②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活动的哪一项符合上文思想 (   )


A . 创办天津机器局 ​​ B . 成立三支海军 C . 创立轮船招商局 D . 创立京师同文馆
孙中山先生在1915年底发表了一篇宣言:“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宣言中的“民贼”是指(    )
A . 冯国璋 B . 袁世凯 C . 段祺瑞 D . 曹锟
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南京条约》签订场景            图二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图三 《辛丑条约》签订场景

  1. (1) 请分别写出上图三个条约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之后签订的?
  2. (2) 上图三个条约分别给中国造成什么重大影响?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外务部的成立 B . 辛亥革命的发生 C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 南昌起义
一天夜里,湖北武昌城枪声大作,第二天清晨,城里往日耀武扬威的辫子兵全成了俘虏。李大爷忙跑回家,发现昨天的日历上印着(    )

A . 1840年6月 B . 1898年6月 C . 1901年9月 D . 1911年10月
“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