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1. (1) “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 (2) “三十年以来”,主要指什么时期以来?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3. (3)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时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魏源是近代以来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其思想主张对洋务派产生过影响。属于魏源观点的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C . 变者天下之公理 D . 师夷长技以自强
民国初年,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下图所示的是(  )

A . 剪发辫 B . 易服饰 C . 废缠足 D . 改称呼
孙中山曾撰文说:“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所指的“斯役”指的是(   )
A .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 . 甲午黄海海战 C . 广州黄花岗起义 D . 京汉铁路大罢工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三大 B . 八七会议 C . 占田会议 D . 遵义会议
材料:“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大家熟悉的这支儿歌本是一首欧洲歌曲,在法国叫《雅克兄弟》,德国叫《马克兄弟》,英国叫《约翰兄弟》,其旋律最早源自于10世纪时,是无终止的四部轮唱,这首歌曲流传到中国后,被填写了新的歌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成为国民革命军军歌,而广为流行。
阅读后请回答:
(1)请你说说国民革命军军歌广为流行的原因。
(2)请你结合学校生活也填写一首校园歌曲。

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涉及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  (    )

A .   新中国成立 B . 国民政府垮台 C . 中华民国成立 D . 南京获得解放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该事件(    )
A .   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B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 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
A . 人民群众的支持 B . 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 . 解放军作战英勇 D . 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下列条款属于中英《南京条约》的是(    )
A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 .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 .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D . 英国除享受美国、法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但结局不一样,其结果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材料二: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塞了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材料三: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1995年《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损害了中国什么主权?最能体现19世纪末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特点的是其中哪一条款?这一条款体现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
  2. (2) 《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这次历史事件的主要发起者是谁?
  3. (3) 各举一例佐证材料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的结论。
  4. (4) 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
  5. (5) 结合材料三谈谈抗战的胜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邓世昌等英勇抵抗;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英勇抵抗。对上述事件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 西方侵华史 B .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 C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 中国人民探索史
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就其前期的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 .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 .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 . 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D . 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
中国近代史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部探索史,在近代化的探索中,很多人付出了努力。

  1. (1) 写出洋务运动中开办的新式学堂的名称。 列举一位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2. (2)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列举一位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

  3. (3)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列举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解放战争的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B .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 孟良崮上火如潮
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    )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共开放1万余人,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百团大战 C . 台儿庄战役 D . 万家岭战役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
A .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 辛亥革命的爆发 D . 护国战争爆发
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表达应该是:(    )
A . 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 .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 . 改革开放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