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五四运动作为反封建运动,可以说是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继续,而其斗争的彻底性大大超过前者,其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

A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 .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 .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D . 吸取了两次政治运动的经验教训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举行大规模游行。下列对这次爱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B .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 工人阶级的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D . 在北洋政府的镇压下失败了
对如图所示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 . 陈独秀 B . 鲁迅 C . 李大钊 D . 毛泽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击毙日军3000余人。万家岭战役属于(   )
A . 太原会战 B . 淞沪会战 C . 武汉会战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曾经颁布了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它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华民国宪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共同纲领》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B .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军 C . 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 D . 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清明节期间,广东某校组织全体党员到洪秀全纪念馆参观学习。洪秀全在历史上有浓厚的一笔是因为(  )
A . 领导虎门销烟 B . 领导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D . 火烧圆明园
120年前,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的《辛丑条约》。此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 .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尼布楚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从《中国文物流失概况简图》可以看出近代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第一次高潮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抗日战争
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

A . 1871:伊犁记 B . 1894:甲午记 C . 1898:变法记 D . 1900:庚子记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林则徐、孙中山都(    )
A . 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 . 反封建反侵略 C . 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 D . 反对外来侵略
下令剿杀义和团的是(    )
A . 道光帝 B . 慈禧太后 C . 成丰帝 D . 曾国藩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 B . “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 “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 . “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赓续红色血脉,继承使命担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问题
杨靖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至东北工作。1932年,中共开始组建自己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对日作战。到1933年,已组成10余支抗日游击队,杨靖宇是主要领导人之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中杨靖宇等人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组建与日军发动的哪次事变有关?
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摘自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2)材料中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指的是哪场战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山西省文水县。在文水县领导土地改革的中共候补党员刘胡兰坚持留在当地进行斗争,不幸被捕,从容就义。毛泽东得知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后,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3)材料中刘胡兰所参与的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章?
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1962年,他|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了摸清灾情,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4)材料中“党的好干部”指哪位模范人物?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我们深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惧艰险、奋勇前进,坚忍不拔、一往无前,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8月5日)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够不断推向前进的原因。
  1. (1) 材料中杨靖宇等人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组建与日军发动的哪次事变有关?
  2. (2) 材料中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指的是哪场战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 (3) 材料中刘胡兰所参与的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章?
  4. (4) 材料中“党的好干部”指哪位模范人物?
  5. (5) 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够不断推向前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