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1945年,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以下是会议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B .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C . 复兴欧洲、干涉中国 D . 遏制欧洲、称霸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l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但是,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凡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简史》
材料二 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中国农民诗(1958年)
材料三 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6日)
请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投资的重点什么?
(2)在实行“一五”计划过程中坚持的主要方针是什么?为贯彻这一方针,我国人民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3)材料二反映出“大跃进”运动是以什么为中心的?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4)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 (1) 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或河流的名称。

     B  C  D  E  

  2. (2) 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洛阳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先后需要经过哪几段运河?
  3. (3) 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朝代,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你能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吗?从这两个王朝的兴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一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新文化运动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   )

A . 专制与跋扈 B . 颓废与反抗 C . 开明与开放 D . 任性与狂妄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2009年5月27日报道:朝鲜宣布退出停战协定。停战协定是朝鲜战争时期朝中两国与代表“联合国军”的美国在板门店签署的。该协定签署于(    )

A . 1950年 B . 1951年 C . 1952年 D . 1953年
中国被称为“丝国”。请你选出传说中教人养蚕缫丝的先人(    )
A . 神农 B . 伶伦 C . 仓颉 D . 嫘祖
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

内容

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

近代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

A . 秋瑾 B . 章炳麟 C . 陈天华 D . 孙中山
阅读下列材料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外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请回答:
(1)美国内战爆发于哪一年?美国内战期间的美国总统是谁?
(2)材料中的“两种制度”指哪两种制度?
(3)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美国内战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南宋瓷器)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南方出现了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1. (1) 材料一中的瓷器出自宋朝哪个著名瓷窑?宋朝时,与该瓷窑齐名的除了龙泉窑还有哪个瓷窑?

  2. (2) 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说说这种变化的四个进程吗?

  3. (3) 结合材料三的内容,概括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古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是(   )

A . 凯撒 B . 屋大维 C . 查理一世 D . 亚历山大
哪一宗教不属于世界性的三大宗教?(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犹太教
19世纪80年代促成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

A . 蒸汽机的发明 B . 发电机的发明 C . 内燃机的发明 D . 石油提炼法的发明
当整个欧洲都在加强君主的权力时,英国人却在限制国王的权力。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将“议会是国王的议会”变成“国王是议会的国王”的事件是(   )
A . 詹姆士一世实行“君权神授” B . 《权利请愿书》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C . 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 D .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西汉初年,统治者面对的是怎样的社会状况?对此,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收到了什么效果?

我国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是下列哪次会议以来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它既是人类社会谋求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各国文明演进的方向。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分别说明文艺复兴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作出的历史贡献?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2)某学生从图中提炼出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变迁的历史信息,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事实说明

论点提炼

古代海上商贸之路基本上集中在 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海上商贸之路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

从区域性的海上丝绸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海上航线。

明中叶以前,中国掌握着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各国逐渐掌握了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与各国间的经济文化流,是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欧洲人的是殖民、劫掠、征服。

变为 之路。

古代海上商贸之路交换的主要是奇珍异兽及丝绸、瓷器、香料等;新航路开辟后,各种商品、文化、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交流。

由奢侈品交换为主到各种物品与文化的传播。

材料三 《中西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比较与当代中国的选择》

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关系在今天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人民与代议机关的关系上,

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二,在代议机关和行政、司法机关关系上,后者由前者产生,它们是单向的制约关系,而不是双向的制衡关系,……这和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

三权分立下,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相互制约、彼此牵制,那么,也就意味着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机关要受到非选民选举产生的力量的制约,这实际上降低了立法机关的地位,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落空,人民当家做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美国三权分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        )

    A、战国时期         B、春秋时期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