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郭沫若评价的是(    )

A . “百家争鸣” B . “焚书坑儒”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八股取士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年,地点是,后转移到
以下不属于赵匡胤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 .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B . 各州府设通判 C . 削弱相权 D . 镇压黄巢起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的两个伟大创造是(    )

A . 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 C . 开辟经济特区、“打破大锅饭” D . “一国两制”、“求同存异”
1789年的一天,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但是,这一天成为永载法国史册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     )

A . 三级会议召开 B . 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C . 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 . 拿破仑颁布《民法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莲花大坝不用怕,有百匹善走骏马来接你,有百头力大牦牛来接你……来到布达拉宫时有百名亲信大臣来接你……

材料三:我们祖先没能和大唐皇朝通婚,今天我能迎娶公主,万分荣幸。我要为公主筑一座城池,作为纪念,让子孙后代都知道。

材料四: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是怎样尊称他的?

  2. (2) 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请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两件事例。

  3. (3) 三则材料反映了唐朝采取哪种方式处理民族关系?

  4. (4) 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的作用?

  5. (5)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电影《石器时代之百万大侦探》讲述了一个人类模拟新石器时代在原始森林中挣扎生存经受饥饿和苦难的故事,那么电影主角有可能遇到以下那些居民(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下表反映了19世纪中期欧洲工人组织的建立情况,由此可见(    )                   
 

 时间 

 

 工人组织 

 

 概况 

 

 1860年 

 

 英国“工会委员会” 

 

 由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 

 

 1863年 

 

 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 

 

 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1863年 

 

 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 

 

 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1864年 

 

 “国际工人协会” 

 

 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A . 工人阶级开始觉醒 B . 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C . 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D . 社会主义占据主流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 . 任用魏征等贤臣 B . 重视人才的培养 C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 . 创立殿试制度
列宁没有参与的革命或探索活动是 (  )

A . 俄国二月革命 B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 . 制定新经济政策 D . 成立“苏联”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计划生育制度 D .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4至17世纪上半期,西欧各国先后掀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希腊罗马热”。出现此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庄园经济的发展 B . 资本主义萌芽 C . 伊斯兰教的传播 D . 城市自由自治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请回答:

  1. (1) 上述内容被称为什么?

  2. (2) 写出此次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3. (3) 这次大会的意义是什么?

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倡导的什么思想(    )
A . “仁” B . “民贵,君轻” C . “兼爱”“非攻” D . “无为而治”

某班举行一次穿越历史时空的征文比赛。马小虎同学写了一篇题为《我的1909》的短文。以下是这篇短文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我的1909

前几天,我收到了远在北京(那时也称为京师)的 表哥的来信,他在那做小生意,邀请我去玩。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兴冲冲地乘飞机出发了。到了北京,表哥把我接到了他们位于东交民巷的新家。

次日上午,表哥陪我到紫禁城内游览了一番。紫禁城真不愧为举世闻名的皇家建筑!中午,我们品尝了北京小吃。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在街头,我有幸听到了谭嗣同充满激情的演讲,深受鼓舞。回来的路上,我顺便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雕版印刷术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了《金刚经》的流传           B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C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D 促进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请回答:

1)香港岛是通过什么条约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多少年?(2分)

2)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了什么社会制度?(2分)

3)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形成了鲜明对比,图一反映的是签订条约割让香港岛的情景,图二反映的是收回香港的情景,“割让”与“收回”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清末有一位状元与众不同,他中了状元却不做官,毅然回乡办企业,致力于实业救国,这位企业家是

A侯德榜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张謇

写出相对应的人物、事件、条约。

(1) 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 中日甲午战争中血战黄海的中国爱国将领是

(3) 中国近代割占香港岛的条约是

(4) 中国近代割占台湾岛的条约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