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贡献。以下历史人物与其贡献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 . 达·芬奇——《哈姆雷特》 B . 爱因斯坦——提出“进化论” C . 列宁——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D . 杜鲁门——倡导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从2014年开始我国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这天跟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的口号,目的是(    )
A . 促进各诸侯国友好交往 B . 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 . 维护周王室的利益 D . 为齐国争霸提供借口
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谁(    )

A . 李渊 B . 杨坚 C . 武则天 D . 赵匡胤
周武王通过哪一场战争灭掉商朝,建立了西周(  )
A . 涿鹿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巨鹿之战
翻译《齐民要术》的日本学者表示:“关于农业生产的切实指导,可以和老农的宝贵经验媲美的只有这部书。所以我特翻译成日文,并加上注解,刊成新书行世。”这说明《齐民要术》(    )
A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B . 善于总结农民的生产实践 C . 提高了日本农业的生产水平 D . 记载了机械制造重大成就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最符合“夏商周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发展 B .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诗歌不仅体现作者的文学造诣,同时也会反映历史。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
A . 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B . 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 C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D . 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出自宋朝谚语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苏湖”具体在什么流域?

  2. (2) “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3) “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

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

A . 林则徐 B . 李鸿章 C . 康有为 D . 魏源

一位伟人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代伟人19041997)用他传奇的经历书写了一个传奇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篇章一:戎马生涯

材料一  的主要革命活动(见下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920

赴法国勤工俭学,年仅16

2921

转为中国党员,并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

1929

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

1934

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

参加在        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的正确领导

1947

同刘伯承一起率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1948

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    

1)根据材料一完成①、②两处填空。(2分)

2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战略意义?(1分)

篇章二  开国元勋

材料二  如右图

3)作为开国元勋的,建国后率军解放大西南,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西藏解放于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2分)

篇章三  总设计师

材料三  如下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9829月,会见撒切尔夫人

4)请结合图片举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三、“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                                  ——孙中山

请回答:

(1)       由材料一可知,上古时期的社会状况恶劣,面对这种困境,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

(2)       阅读材料二,你能说出会“农作”的远古居民吗?他们在“农作”的基础上,还掌握了哪些技能?

3)材料三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做出了什么贡献?后人尊称他为什么?

4)由三个材料所反映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情况中,你产生了怎样地看法或得到了什么启发?

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A.南京             B.北京            C.苏州            D.重庆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193712月,日军占领南京,在六周之内,共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人以上。

 A20             B25             C30             D35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                            D.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蒙古政权的建立              定国号为元            定都大都            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下列对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叙述,你认为相同点有:

  改革前两国的社会性质都相同  ②改革后两国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是自上而下地改革  ④改革都不彻底  ⑤改革都改变了两国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