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据史料记载,西汉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这个专门机构设立的核心意义在于(    )
A . 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B . 保护来往的各国使团 C .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D . 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9.7893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倍以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479万人。这些巨大成就取得的原因是( )
A . “一五”计划 B . 三大改造 C . “一国两制” D . 改革开放
在历史剧《北京人的一天》中,不应该出现的情节是(  )
A . 穿着由骨针缝制的兽皮衣服 B . 使用敲打而成的石器削刮果实 C . 用火把猎到的野兽烧熟 D . 住在一个山洞里,群居而眠
历史概念是对史事的概括。与“迁都洛阳“改汉姓“禁胡语”都有关的历史概念是(    )
A . 东晋建立 B . 孝文帝改革 C . 江南开发 D . 经济重心南移
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    )

A . 罗马共和国 B . 罗马帝国 C . 西罗马帝国 D . 拜占庭帝国
林肯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贡献有以下几个: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B.颁布《宅地法》C.推翻英国殖民统治D.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
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④的时代特征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于巩固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作20多个,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关于上述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它出现于隋唐时期  B . 它是由毕昇发明的 C . 它最早出现于北宋  D . 它属于胶泥活字印刷术
  2016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某一国际组织,这被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挫折。该国际组织是(    ) 
A . 三国协约 B . 北约组织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 欧洲联盟
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设立(    )

A . 台湾省 B . 青海省 C . 甘肃省 D . 新疆省
下列单元主题最适合如下图的是(  )

A . 侵略与反抗 B . 内战烽火 C . 近代化探索 D . 变法与革新
古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法被传播到欧洲后,称为“阿拉伯数字”。(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材料三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俄国这次改革的目的及其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本次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有什么?

(3)材料三中的《联邦紧急救济法》是美国历史上哪一场改革中颁布的?

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A.玻利瓦尔             B.克莱武        C.圣马丁          D.伊达尔哥

位于我国某省会宁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根据你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这一纪念塔应该在今天的                                   (  

A.江西省        B.四川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现在,太多的所谓专家、教授沽名钓誉,徒有虚名。但是,有位农业科学家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曾获国家最高科枝奖。他是: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这两次改革相同的内容是(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D.提倡教育文明开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