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白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    )
A . 《千年巨变》 B . 《峥嵘岁月》 C . 《中国新生》 D . 《伟大转折》
如下图所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②① C . ④③②① D . ②①③④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社会性质的是(    )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结论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国人暴动” B .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C . 武王率军在牧野大败商军 D .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刘军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下列最可能成为论文标题的是(    )

A . 浅议清朝的民族关系 B . 试论清朝的对外关系 C . 简论清朝的文化专制 D . 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氏族聚落居民 C . 北京人 D . 山顶洞人
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首创于哪个朝代?
  2. (2) 结合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最少两个)。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项措施有什么作用?
  4. (4)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材一到材料三制度的演变,反映了统治者实施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 . 土地归国家所有 B . 土地归集体所有 C . 土地归农民所有 D . 土地归乡镇所有
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

A . 农奴制改革 B . 彼得一世改革 C . 查理•马特改革 D . 大化改新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两件事件分别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改革开放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因为在最先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

——马克思《雇佣劳动资本》

材料三: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恩格斯《致爱·伯恩斯坦》

  1. (1) 材料一涉及的史实称作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震撼旧世界基础”引起了社会结构哪一项重大变革?
  2. (2)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请举出几例在本届博览会上可能出现的此次变革带给人类的“礼物”(至少两例)
  3. (3) 根据材料说明蒸汽机的利用和电的应用分别为我们在生产材料领域开辟了什么时代?
  4. (4) 在应用电的时代里,请列举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一例并说明它的动力机是什么?
  5. (5) “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重要礼物”。工业革命对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启示?
下列属于罗斯福新政内容的有(   )
①在金融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      ②国家承建公共工程     
③取消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      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 . 英国军队 B . 英法联军 C . 美英联军 D . 八国联军
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 . 创建福建、广东、南洋等海军 D . 山李鸿章等官员发起
1980年,一位最早去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新中国的变化真大呀!”那么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

A . 深圳 B . 广州 C . 厦门 D . 上海
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 . 五铢钱 B . 铲币 C . 刀币 D . 圆形方孔半两钱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 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中国(    )
A . 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B . 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 . 改变了社会性质 D . 摆脱了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空前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对外交往、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处于领先的地位。观察下面的几组图片,完成下列探究性问题。

第一组「外交使者」                第二组「伟大诗人」

         

   鉴真                  玄奘              李白               杜甫

第三组「经典作品」

   

    《天王送子图》                 《玄秘塔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说明第一组图片以“外交使者”命名的理由?

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第二组图片中的两位诗人分别被人们尊称为什么?请你列举他们各自的作品一部。

3)第三组图片中的两部作品的作者分别是谁?都具有怎样的文学造诣?

4)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唐朝时期出现以上繁荣局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