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请回答: (1)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首创于哪个朝代? (2) 结合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最少两个)。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项措施有什么作用? (4)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材一到材料三制度的演变,反映了统治者实施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 制度:分封制。 朝代:商朝 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说明了实行皇帝制度; 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是九卿;说明了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或三公制度; 全国分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说明了实行郡县制度 推恩令。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巩固统治
历史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