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

A . 求同存异 B . 和平共处 C . 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 D . 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

A . 人民的愿望 B . 客观经济规律 C . 党的领导 D . 人民的积极性
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由此奠定了日后三个国家的雏形。其中不包括(   )
A . 意大利 B . 德意志 C . 英格兰 D . 法兰西
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B .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 .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 . 远古传说有夸张成分,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
当你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的时候,你是否想过,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100多年前,由于电力的应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可实用的发电机的是(    )
A . 爱迪生 B . 西门子 C . 法拉第 D . 格拉姆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下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 .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 . 农民生活的需要 C . 宋代文化的繁荣 D . 士大夫的大力提倡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五口开放则成为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从伦理观念上说,英国通过武力获得的权益,侵略了中国主权,是非正义的。但西方人在“天朝”体制下的中国,筑起了几个资本主义的界地,由此打开了中国窥视近代世界的窗口。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20年来,每一次忆及甲午,都是辛酸、耻辱和悲愤。

——摘编自人民日报《知耻雪耻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三: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摘编自《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四: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84次,入侵舰艇1860多艘,入侵兵力47万多人。

——摘编自许华《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几个资本主义的界地”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通过武力获得的权益,侵略了中国主权”的事实。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忆及甲午,都是辛酸、耻辱和悲愤”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造成材料四现象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开明官员反思后采取的措施。

见下面的图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应该指的是字母所代表的哪一时期(    )

A . A B . B C . C D . D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 . 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 B . 日本侵略者 C . 八国联军 D . 英法联军
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


A . 司母戊鼎 B . 青铜立人 C . 青铜树 D . 四羊方尊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保留着19世纪上半期的报纸上登出的一则出售和交换农奴的广告:出售家奴两名,一名为照看猎犬者,并会做鞋,现年三十,已婚。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俄国做法是(   )
A . 推行地税改革 B . 进行彼得一世改革 C . 进行农奴制改革 D . 颁布《解放黑人奴求宣言》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 . 东海舰队 B . 南海舰队 C . 北海舰队 D . 华东军区海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材料二  (见下图)

上图为在新疆发现的东汉墓中出土的丝袜。据考证该墓主人是当地人,丝袜是经“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运来的。

材料三 (贞观年间)米斗四五钱(说明粮食很便宜),外户不闭(门者)者数月,马牛被(遍)野。……是岁,天下断狱,(判)死罪者(只有)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一《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2)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

3)据材料三,概括贞观年间的经济、社会状况。

4)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和史书记载。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并列举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

改革和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美国独立后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

2二战后,西欧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320世纪后半期的苏联为摆脱困境开展了哪些重大改革?

综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推翻了清朝统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唐末农民起义前夕,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指出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这段材料中归纳的起义原因不包括(  )

A政治腐败               B赋税沉重               C民不聊生               D自然灾害

三角贸易

1 )目的: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从事贩卖 ___________ 的活动。

2 )路线:

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 _____ 倾销。

在非洲掳获 _____ ,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

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3 )影响:

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更加贫穷落后。

对欧洲: 三角贸易 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对美洲:为美洲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美洲的黄金、白银、经济作物等源源不断地被运到了欧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