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 都体现了封建制度必然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 B . 革命武装都打败了国王的军队 C . 都处死了国王 D . 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947年8月,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对这一“壮举”的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B .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 . 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 D . 对战局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根据半坡和河姆渡聚落遗址出土的劳动工具、谷物、陶器以及建筑遗迹等,共同说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

A . 是最早的人类 B . 过着穴居生活 C . 进入农耕定居生活 D . 建立了国家
孙中山撰写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纪念的辛亥革命烈士是(  )
A . 秋瑾 B . 邹容 C . 陈天华 D . 徐锡麟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

A . 舜传位于禹 B . 禹传子,家天下 C .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 汉武帝大一统
下列不属于晚明科技成就的是(    )

A . 《本草纲目》 B . 《农政全书》 C . 《天工开物》 D . 《齐民要术》
纪录片《文明》于2018 年3 月1 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铜器 B .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 . 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D .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1953年-1957年我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计划的重点是(    )

A . 优先发展农业 B .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 优先发展运输业 D . 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决战,商朝灭亡;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将秦军主力歼灭,此后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密切相关的是(    )
A . 炎黄战蚩尤 B . 黄帝建宫室 C . 舜让位于禹 D . 启继承父位
下列历史事件中,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二战爆发 B . 马歇尔计划﹣﹣为欧洲走向联合提供了经济基础 C .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冷战高潮 D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而对财产只字不提。这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

A . 仁爱 B . 无为 C . 非功 D . 法治
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曾起过积极作用 B . 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 . 这种体制存在严重缺点和弊端,后来日益严重阻碍了苏联各个领域的发展 D . 适应了苏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予以充分肯定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使用统一的货币”文字,查到的国际组织应该是(    )

A . 联合国 B . 世界贸易组织 C . 欧洲联盟 D . 亚太经合组织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789年,资产阶级发表宣言,宣言所宣布的人权、法治、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该宣言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李华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的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拿破仑战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歌词写到: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世界如同一个地球村,居住在地球村里的各国人民在文化交流和冲撞中和睦相处.彼此尊重.共求发展。把世界连成一体开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工业革命

黄埔军校的门上有这样一幅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黄埔军校要培养有理想,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人才的办学宗旨

B.说明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C.说明了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都是中国革命的精英人物

D.体现了孙中山通过黄埔军校创办革命军,挽救了中国危亡的革命理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