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

材料二: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材料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国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拖,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材料四:清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捕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1. (1) 材料一中,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基础的重要变法是什么?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 (2) 材料二中,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这建议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哪种制度和哪一机构?
  4. (4) 材料四中,清朝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的这种做法,被人们称为什么?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下列哪一文献的内容(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作出过重大贡献。这所大学的前身创建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开元纪事》记载:“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杜甫《忆昔》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三:唐朝时中印交往频繁,中国僧人玄奘(右图)不惧艰险,长途跋涉,西行印度,谱写了中印关系史上辉煌的篇章。

请回答

  1. (1)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唐太宗在位期间,有位大臣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这位大臣死后,他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这位大臣是谁?
  2. (2) 古代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有过灿烂辉煌的时代,材料二可以用于研究历史上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绩?这种盛世局面由盛转衰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 (3)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的什么著作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唐代出现玄奘西行印度壮举的历史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逐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

A . 分封制 B . 禅让制 C . 世袭制 D . 郡县制
曾经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
A . 匈奴 B . 氐族 C . 羯族 D . 羌族
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A . 明朝的经济的发展 B . 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C .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 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中国革命提供的宝贵经验是(    )
A .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B . 中国革命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 C . 工人必须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D .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下表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    )

年份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工业生产总之在世界、欧洲的排位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5

3

2

2

1

A . 英国 B . 法国 C . 苏联 D . 德国
中国首次以近代化海军抵抗外国侵略是在(    )
A . 鸦片战争中 B . 甲午中日战争中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D . 抗日战争中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 . 国民党一大 B . 西安事变 C . 中共七大 D . 重庆谈判
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农业合作化的实行 D . 人民公社的实施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 .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 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 . “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 . “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派大批优秀干部赴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1940年2月,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是(    )
A . 左权 B . 谢晋元 C . 张自忠 D . 杨靖宇
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17世纪,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一位法国官员竟然给已经去世了12年的沙皇寄了一封信。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宣言》发表

C1861年改革

D《凡尔赛条约》签订

2008年12月,中国海军舰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以保护中国过往船舶和人员安全,保护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安全。这表明我国政府致力于(   )

A.加强南南合作        B.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C.保护资源与环境        D.建立国际新秩序

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后人无法对它亲身体验。因此,我们借以发现、了解历史的重要载体就是史料。请将下列材料前的字母符号按题目要求填到相应的横线处。

A         

大汶口出土的白陶                             商朝的玉虎

B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发生的这场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在20世纪九十年代产生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

C:牛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在搜粟都尉赵过推广下,二牛抬杠的耕作技术在北方被普遍使用。东汉时二牛抬杠的使用范围扩大到珠江流域,并出现了一牛挽犁,提高了耕作效率。魏晋时期北方出现了回转柔便的蔚犁,操作比以前方便。唐朝创制的曲辕犁,一直沿.用到明清。

D: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资本主义的利益受到威胁,就与美国的安全息息相关——杜鲁门国会咨文。

E:早期法老陵墓呈砖块状,后来加高变为阶梯状,最后又改为角锥体状。由于角锥体像汉字的“金”,所以我们称它为金字塔。金字塔现存110座,规模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F: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修缮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1)研究古埃及文明应选择的材料:_____________

2)研究中国古代农具的发展应选择的材料:_____________

3)研究宗教改革应选择的材料:_____________

4)研究新科技革命应选择的材料:_____________

5)研究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应选择的材料:_____________

6)研究冷战政策应选择的材料:_____________

我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在(  )
A. 西汉时 B. 唐朝末年 C. 北宋中期 D. 南宋初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