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历史发展过程中常有危机相伴,面对危机。苏、美、中三国领导人根据国情制定合理的政策,最终迎来发展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幅产品过剩的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面积和缩减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帖。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列宁政府实施的哪一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

  3. (3) 歌谣赞扬的是我国政府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此项政策的实行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4. (4) 综合三国解决危机的经验,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缘于他们参与了(   )
A . 百日维新 B . 义和团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读图填表题。

  1. (1) 根据图一、二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图序

    哪次战争形势图

    发生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共同特点

    图一






    图二





  2. (2) 根据图三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国号(只填字母)

    发展经济的措施和效果(填空)

    在丞相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强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

    开发江东, 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下列内容属于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相同点的是( )
A . 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 . 鼓励私人兴办工业矿企业 C .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 . 兴办新式学堂
北宋在历史上被称为“弱宋”,与辽、西夏都进行了议和,宋辽议和与宋夏议和的相同内容是(    )
A . 辽、西夏对宋称臣 B . 北宋给辽、西夏岁币 C . 辽、西夏给北宋岁币 D . 辽、西夏推行汉化
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在众多作品中最为有名的是《天工开物》、《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阅读材料:

材料一: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二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明朝我国东南沿海哄儿谣

材料二: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题联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戚爷”指的是谁?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荷虏”指的是什么?被郭沫若誉为“一代英雄”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郭沫若对他作出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 (3) 从两则材料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身上,你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
A . 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 . 天京变乱 C . 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 . 天京陷落
我国有一支著名的“二炮”文工团,“二炮”指的是(    )


A . 海军部队 B . 海军核潜艇部队 C . 空中战略轰炸机部队 D .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2018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本次访问是普京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一次出访,也让土耳其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围攻君士坦丁堡,灭亡了哪个帝国(    )
A . 罗马帝国 B . 阿拉伯帝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泠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请回答:

  1. (1) 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重庆谈判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 (1)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领导者是谁?


  2. (2) 材料二的这句话是哪位农民领袖说的话?


  3. (3) 请说出这次起义的时间和地点?


  4. (4) 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次农民起义?


唐朝时,不仅在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外来音乐是(   )
A . 大秦音乐 B . 朝鲜半岛音乐 C . 印度音乐 D . 日本音乐
长征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多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体现出(    )
A . 国民革命的光明前景 B . 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 C . 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D . 解放战争的艰苦历程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英国的商船漂洋过海远道而来,我大清国应该在沿海地区给予他们一处地方,以便于他们修船和存放物品。现如今,我大清国皇帝准许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皇帝及其后继者,允许其长期居住并任其立法治理。
材料二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美中英《开罗宣言》
材料三 “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1984年的讲话

  1. (1) 材料一表述的内容与哪一文件有关?

  2. (2) 材料二中的“台湾、澎湖群岛”是怎样被日本窃取的?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迫使日本将该地“归还”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3. (3) 材料三中所说的“用和平方式解决”港台问题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运用此构想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解决了哪些问题?

  4. (4) 今天的台湾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解决“台湾问题”你想说些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阅读材料

材料一全球化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

材料二 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公众关注情况下,为了继续获取超额利润,一些发达国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其他国家倾卸。一些发达国家还凭借自己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些行为都严重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的生态危机。

回答:

1)材料一指出全球化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请你联系课本和所学知识说明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在哪些?

2)据材料二,说明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哪些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针对这种情况,请你为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的自然环境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促使英国崛起和发展的因素有(  

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最早开展工业革命 

③充分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开展三角贸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945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主要目的

A.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B.抗议国民党抢夺抗日胜利果实的行为

C.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D.迫使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