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公元前3100 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②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绩之一

③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宫殿

④古埃及文明延续到今天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宋代的“市”已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辨析下列史实正误:

  1. (1) 1498年,麦哲伦首先开辟了通往亚洲的海上航路

  2. (2) 在近代,拉丁美洲主要是西班牙和英国的殖民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
A . 北京人 B .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 半坡原始居民 D . 大汶口原始居民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开皇之治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为了深人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下列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 . 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B . 小健听长辈讲的土地改革的故事 C . 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资料 D . 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档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美苏长期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请回答:
  1. (1) 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冷战对抗严重威胁了人类进步和安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 (2) 在两极格局下,世界各国竞争激烈。阅读下列大事年表:

    1964年  匈牙利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1965年  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率达到9.9%

    1967年  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1986年  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以根本变革经济体制为主的改革纲领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回答:根据上述大事年表,归纳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及其对两极格局的影响。

  3. (3) 美苏两极冷战对峙的格局虽已结束,但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依然直得人们深思。

    观点一: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愈益膨胀,把经过战争洗礼而强大起来的苏联视为实现其野心的障碍。

    观点二: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自然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二战后苏联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

    回答:上述两种观点在冷战起源问题上有何区别?如果据此展开基于历史证据的研究性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探寻到冷战起源的真相?

西安事变之所以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

A .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 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C . 中共方面做出的巨大的努力 D . 蒋介石先生做出了重大让步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 .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 . 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D . 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有关中古欧洲的相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公元5世纪末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落后将近1000年之久 B . 在中古时代的欧洲,  基督教会与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 . 中古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D . 法兰克等国君主是中古时代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1925年,苏俄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66—197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效果。但改革步子不大,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进入70年代,农业增长率滑坡。1971—1975年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仅为0.8%,976—1980年为1.9%。苏联农业落后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摘编自昊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严格监督一切银行储蓄、信贷和投资,以制止利用他人存款进行投机的活动;必须提供充分而有偿付能力的货币。

——1933 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材料三: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刚开始的照搬苏联模式,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曾产生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到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为核心的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逐渐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取得巨大成就。

  1. (1) 材料一中1921—1925年苏俄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的政策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的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哪一伟大历史性决策?
  4. (4) 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

A .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 . 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 .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D . 洪秀全起义,建立政权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承担过民国首都职能的城市包括(  )

①北京②延安③南京④重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镐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请回答:

  1. (1) 这几首诗出自谁的哪一首诗作?

  2. (2) “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3. (3)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政治周报》评论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下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1956年的收据。这一历史遗存收据印证的是什么时期

A.“一五”工业化建设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改造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崇祯帝

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的思想来源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9世纪中后期,俄国与美国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

A.自由劳动力问题                       B.海外市场问题

    C.生产技术的问题                       D.资本积累问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