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召开……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在本届世博会上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当时的清朝,只有极少数士大夫睁开眼睛看世界,更多的则在天朝上国里昏昏欲睡。
材料二: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设有八个展馆:生产馆、综合工业馆、教育和社会学馆、运输馆、机械馆、电气馆、矿物学和冶金馆,以及文理学科馆。
材料三: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国馆”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思想解放)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新的征程)
材料五: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应运而生,自从有了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辛劳为民族,
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
就没有新中国。
①秦兵马俑
②白马寺
③青城山
④云冈石窟
①欧洲 ②远东及太平洋地区 ③西亚 ④非洲
材料一:按照这一纲领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然而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自《太平军叛乱》
材料二:及遇义和团之变,中国人竟用肉体和外国相斗,外国虽用长枪大炮打败了中国,但是见得中国的民气还不可侮,以为外国就是一时用武力瓜分了中国,以后还不容易管理中国,所以现在便改变方针,想用中国人来瓜分中国。
——孙中山《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材料三: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请回答:(1)图一场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中?(1分)议会通过的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图二自由女神像左手的铭板上刻着1776年7月4日,这天发表的什么文件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3)图三罗伯斯庇尔是哪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该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通过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4)上述三个国家颁布的文献是其民主法制进程的有力见证,体现了 理念。
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什么?(2分)
(2)指出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2分)
(3)请说一说商鞅变法的性质(3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错误:
理由:
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其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小明在八一建军节这天想去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历史,你认为他首先应该到的城市是
A.北京 B.南京 C.南昌 D.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