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按照这一纲领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然而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摘自《太平军叛乱》材料二:及遇义和团之变,中国人竟用肉体和外国相斗,外国虽用长枪大炮打败了中国,但是见得中国的民气还不可侮,以为外国就是一时用武力瓜分了中国,以后还不容易管理中国,所以现在便改变方针,想用中国人来瓜分中国。——孙中山《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材料三: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1) 材料一中“这一纲领文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 (2) 根据材料二,简述义和团运动的伟大意义。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3) 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孙中山和李大钊对义和团的态度有何不同?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时代特点,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答案: 纲领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力量,迫使其改变统治中国的策略。局限性:扶清灭洋,具有笼统的排外性,不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 孙中山:肯定赞赏态度;李大钊:否定批判态度。 近代农民阶级救国救民的探索。
历史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