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中央1号文件十四年聚焦“三农”,请写出下列与“三农”有关的信息。

  1. (1) 元世祖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设立的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

  2. (2) (改革)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

  3. (3) 1861改革,废除了,规定农民获得解放时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

2020年是闰年,古人为了纠正古代历法中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一天的办法设置闰年。这种设置闰年的方法最早出自(   )
A . 古埃及太阳历 B . 苏美尔人的阴历 C . 中国农历 D . 古罗马儒略历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 . 工业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B . 1936年新宪法颁布 C . 十月革命的成功 D . 集权于斯大林
某部小说有如下描写: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戒,絮絮叨叨,心中抱怨;沙和尚,囔囔突突,意下踌躇;孙行者,笑嘻嘻,要施手段。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部小说是(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牡丹亭》
周王室东迁后,统治力大减,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这种现象开始出现于哪位君主在位时期(          )
A . 周武王 B . 周厉王 C . 周幽王 D . 周平王
2019年4月7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近万名炎黄子孙,怀揣“同根同祖同源”的虔诚之意和拳拳赤子之心,齐聚中原大地,拜祭我们共同的祖先——轩辕。下列与他有关的是(    )

①建造宫室、船只,制作衣裳

②让部下发明文字、算盘

③他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帝王

④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

  1. (1) 创立了科举制,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2. (2) 提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3. (3)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经济。

  4. (4) 通过“杯酒释兵权”来加强皇权统治。

对伊斯兰教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产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B . 信奉真主“安拉” C . 《圣经》是其经典 D . 克尔伯神庙是朝圣之地
进化论思想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宗教势力狂呼“粉碎进化论”,“打倒达尔文”。这是因为进化论思想(   )  

A . 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    B . 批判了天主教会的黑暗 C . 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D .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观察下面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漫画中铁钳下的“恶人”曾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B . 漫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朱德 C . 漫画向我们表达的寓意是正义力量的胜利 D . 漫画中铁钳下的“恶人”代表的是以英国为主的“联合国军”
1941—1944年,美国海军飞机的数量从3 638架上升到30 070架;潜艇从11艘增加到77艘;登陆船从123艘猛增到54 206艘。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因素是(    )
A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 . 美国远离二战积极生产 C . 马歇尔计划的大力实施 D . 二战对生产的强烈刺激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答题示例:

标题:北伐战争

说明:

①叶挺独立团开赴两湖战场,揭开北伐战争的序幕,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

②北伐军分三路进军,西路指向湖南、湖北,中路江西,东路指向福建、浙江。

③北伐的目的是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统一全国。

④冯玉祥响应北伐,五原誓师,进军陕西、河南。……

请参照图二示例的样式,对图一进行命名,并对图一所涉及的史实进行简要说明。(注:图中涉及多项史实,任意选择两项说明即可)

下图宣传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三大改造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大跃进运动 D .
社会变革常常是与其他社会接触后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过所有这些手段,彼得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实现了他所说的打开一扇“面向西方的窗户”的目标。

材耕二:旧制度所呈示的破声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他的《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材料三: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1. (1) 材料一中“所有这些手段”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2. (2) 材料二指的是什么事件?你如何理解“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3. (3) 材料三“中国文化”是什么时期的文化?日本是如何“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严复故居时说,严复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严复影响维新变法的译著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演论》  C . 宣言》 D . 《神曲》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定噶尔丹叛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伏尔泰

材料三: 这份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这份宣言是革命的基本要旨,宣言被印成许许多多的传单、小册子、书籍并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使“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口号传播到整个欧洲,最后传播到整个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材料五: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中古西欧社会的什么制度?哪一历史事件对该制度的形成起了决定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运动?(1分)

(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在哪次革命中颁布的?这场革命与材料二中的运动有什么关系?(2分)

(4)材料四中的学说是指什么?这个学说的第一次实践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5)根据材料五概括十月革命的意义。(1分)

(6)概括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的关系。(1分)

 

远古时期,历史只能依靠人们以口耳相传的方法保存和流传。你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   )?

A.原始社会末期                 B.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 

C. 夏朝                        D. 商朝

1954--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见图5)的主要原因(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C、“大跃进”的发动                      D、人民公社化的掀起

在工业革命中,对解决动力问题贡献最大的是

      A.史蒂芬孙        B.哈格里夫斯         C.富尔敦           D.瓦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