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四羊方尊 ②司母戊鼎 ③大盂鼎 ④大克鼎
材料一: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
──新浪网
材料二: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三:十八世纪的法国,人民还处于黑暗之中,一些人著书立说,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这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新浪网
请回答:
《宣言》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表明马克思主张( )
A.只夺取资本家财产 B.建立无产阶级民主 C.解放全世界无产者 D.关注民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天清晨四时,希特勒已经进攻并侵入俄国。……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之外,别无主旨和原则。……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让我们从如此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在这生命尚存,力量还在之际,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英国)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材料二:昨天,l941年l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被逼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美国)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他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据统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质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请回答:
(1)给材料一中画线的观点提供一个具体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一的中心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军在“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偷袭了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美国与日本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3)“让我们从如此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二战的损失是惨重的,其教训是深刻的。你认为我们从二战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探寻工业文明的足迹”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请你与他们共同参与研究。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一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一把科学的钥匙”指的是什么?“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又指的是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政治保障是什么?
【进入电气时代】
材料二
A B C
D E F
(2)以上发明、创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只需填入字母序号)。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哪两个国家?
【进入高科技时代】
材料三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开始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已经达到442个,还有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
——摘自《成都商报》
(3)材料三中的“原子能”属于哪次科技革命成果?是谁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反思过去岁月】
材料四 高科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学发展也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在20世纪,人类曾多次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以科技为核心的人类如何发展,怎样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摘自百度网
(4)依据材料四内容,请你对如何减少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提一点建议。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德军“闪击”波兰 D.慕尼黑阴谋
1943年2月,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医圣” 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神医” ,东汉末年优秀的医生。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3)明清时期徽州涌现出一批名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医学流派“ ”。名医有明代汪机和清代的汪昂。
(4)明代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著有《本草纲目》,此书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为什么说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你如何理解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建国后,中国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地名往往蕴含历史信息。一天,小红和爷爷路过柳州一个叫“红卫仓”的地方,小红问爷爷这个地名的来历,爷爷
说:“这个地名可能与红卫兵运动有关,当时学校停课闹革命,工厂停工闹革命,全国大串联,造反大军抢夺军用物资,武斗死了不少群众利学生。” 爷爷讲的这段历史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解放战争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19世纪60年代是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重要时期。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这一时期发展主题的是( )
A.南北战争 B.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罗斯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