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如图是我军某一战役的作战形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据上如表分析,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材料三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1937年8月28日上海南站儿童,当时车站有1800余人,被炸死250余人,炸伤500余人 | 图2 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偷袭,188架飞机被毁,155架受损,22艘船舰瘫痪,2403人死亡,1178人受伤。 |
图3 1945年1月27日苏联解放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现被屠杀者留下的鞋子堆积如山。二战中被屠杀的犹大人达600万。 | 图4 广岛原子弹后横尸遍野,一片废墟,24.5万人中7.8万人当日死亡,受核辐射残害致死者已近2 |
材料二:南京街道极为平静。……九死一生地逃出来的难民们,受到了日本军的亲切抚慰。……在难民区内,他们(日本兵)不问性别、年龄,给难民分送面包、点心、香烟等,大家感到非常高兴,表示感谢。
——1938年1月8日日本人主办的《新申报》
材料三:1996年德国将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2005年联合国将该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12月7日定为国家“荣军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中国确定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
材料四:日本首相安倍在2015年4月29日在美国发表的演讲中只字不提“侵略”、“殖民”、“道歉”等字眼,遭到广泛谴责。而在德国历史博物馆,12个国家联合推出了“1945战败·解放·重生”的特展,反映德国及其他11个主要受害国因二战所受的影响和伤害。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1拍摄的背景。
(2)图2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3)图1~4反映的史实共同说明了什么?
(4)你认为材料二是否可信?请说出你的理由。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各国设立“纪念日”的意义。
(6)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日本怎样才能获得“重生”?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场巨大革命的爆发,一定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叙述错误的是( )
A.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制度
C.第三等级同特权等级尖锐对立
D.国家财政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