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在欧洲某个时期,游记成了畅销书,水手变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海外探险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文艺复兴 B . 启蒙运动 C . 新航路开辟 D . 郑和下西洋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俄国 C . 美国 D . 法国
如图所示的宣传画中有一句醒目的标语:“跑吧,中国!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1978年成为中国的“起跑点”是因为这一年(    )

A .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 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 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中国的“”结束了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战后东亚经济奇迹的国家是(  )

A . 中国 B . 日本 C . 韩国 D . 新加坡
秦朝北筑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当时,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 . 匈奴 B . 鲜卑族 C . 氐族 D . 柔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

材料三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 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战事的解决。”———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此密电发出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2. (2) 据材料二,蒋介石顽固推行什么政策?你有何认识?
  3. (3) 据材料三分析,蒋介石对日本侵略实行的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
中共十九大指出,五十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道路,最终取得了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论述的有①南昌起义②井冈山根据地③重庆谈判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改革开放之前,国企婆婆多,管得严。拿一个省级工厂来说,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的任命听主管的。”这意在说明(    )
A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 . 国有企业已政企分开 C . 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 D . 国有企业缺乏自主权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句话出自“人民的好战士” (   )

A . 雷锋 B . 王进喜 C . 邓稼先  D . 焦裕禄

以下是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的欧美主要国家税率列表对上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

国家

1926年(%)

1931年(%)

法国

12

38

德国

12

40.7

美国

20

53

英国

    4

10(1932年)


A . 各国提高税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B . 经济危机引发欧美国家间的关税战 C . 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提高税率 D . 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慢
主题: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回答:

  1. (1) 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的什么?其出台的背景共同点是什么?
  2. (2) 俄国和美国的改革的突出的特点各是什么?
  3. (3) 你怎样评价俄国和美国的改革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 (4) 结合上述材料,说出材料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哪一突出问题?
  5. (5) 综合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关注到哪些问题?
某校兴趣小组整理了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①虎门销烟

②火烧圆明园

③《马关条约》

④义和团运动

A . 侵略与反抗 B . 近代化的探索 C . 内战烽火 D . 殖民扩张
清朝前期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

A . 恩威并重 B . 会盟 C . 武力 D . 联姻
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充满野蛮扩张的过程,它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 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材料三:(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便尖锐起来。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式的东西。……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所谓原始积累》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左右世界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名称。同时指出当时哪一位航海家为大西洋变为“桥梁”作出巨大贡献。
  2. (2) 材料二示意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要影响?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两次次工业革命中,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能源技术分别是什么?“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便尖锐起来”而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有什么主要特征?
如下图,导致清朝这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 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 .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 .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        D、第一国际成立

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A、发动彼得堡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新政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实施新经济政策

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A.黄帝             B.秦始皇           C.尧               D.项羽

2012·汕头)北魏一朝自孝文帝以后,皇帝逝世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和“孝明帝”。这与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学习汉语

C、该穿汉服,与汉人通婚     D、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开凿大运河  

C.文成公主人藏                                          D.遣唐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