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戊戌变法期间,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
②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③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
④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①照相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交际舞
材料一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替代了。
——《宣言》
材料二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请回答: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高老头》再现了法国 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 )
A . 巴尔扎克 B . 托尔斯泰 C . 伏尔泰 D . 卢梭
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3分)
读下列三幅图:
读后请回答
(1)在中国近代史上,上述三所学校分别是在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中开办的?
(2)京师同文馆的办学宗旨是什么?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有何意义?黄埔军校为革命做出了什么贡献?
(3)概括这三所学校所起的共同作用。
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隔绝状态的事件是 ( )
A、台湾的局调整“三不”政策 B、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 D、提出“八项主张”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
行了下列哪一政策
A.鼓励经商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对外开放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遵义会议 D.中国七大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①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不摹仿古人……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等八项主张,它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