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都在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乙烯(C2H4是生产聚乙烯塑料的原料),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若用22克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则理论上能转化得到乙烯多少克?
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区分软水与硬水 | 取等量硬水、软水,分别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
B | 区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 |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C | 区分羊毛与涤纶 | 分别取样,灼烧 |
D | 区分CO2和N2两种气体 | 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木条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KNO3溶液 | K2SO4 | 加适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MgCl2溶液 | HCl | 加适量Mg(OH)2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NaCl固体 | MnO2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O2 | CO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
小林学习金属的相关知识后,关注到生活中有以下现象:
Ⅰ.海边的铁制品,锈蚀程度比其他地方更严重。
Ⅱ.切过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很容易就锈蚀了。
针对Ⅰ和Ⅱ的现象,小林结合学习内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实验探究。
【资料卡片】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编号 | ① | ② | ③ |
实验 | | | |
现象 | 7天后,铁钉表面没有变化 | 2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 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
家庭小实验】
为了探究食盐水对铁钉锈蚀速率的影响,小林设计并完成了如图的家庭小实验,很快看到实验现象。
(1)该实验中红墨水液面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填序号);
A.两端仍持平
B.左高右低
C.左低右高
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
(2)小红认为小林的实验不足以说明食盐水能加速铁钉的锈蚀,请在小林实验的基础上完善此实验方案_____;
(3)结合资料及实验结果,解释现象Ⅰ和Ⅱ_____。
2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20℃时_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2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要使甲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验证
集满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滴加液体
科学家研制了一种组成为C60的物质,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
B.C60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D.它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如图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
E为红色固体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F为石灰石的主
要成分,G为蓝色溶液,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G溶液溶质的化学式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 |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化学实验小组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漂白粉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