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
猜想三:.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 猜想一不成立 | |
② |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 猜想三成立 |
①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电解水过程中,当B中生成的氧气体积为10mL时,A中生成的氢气体积为mL。
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成符合要求的成套装置.
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讨论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
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
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分析:由上面a现象可知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的名称是,蜡烛燃烧为变化。
通电前 | 通电中 | 通电后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烫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光通电发热、放热属于变化。
【结论】猜想(填“一”或“二”)正确。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氯化钠、水
第一组:H2、Al,分类依据是 ;第二组: ,分类依据是都属于氧化物;第三组: ,分类依据是都属于混合物。
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②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
③铝离子符号为 。
④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二氧化锰 B.硫酸铜 C.盐酸 D.氯化钠
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下列相应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获得廉价的新能源 | 电解水制H2 |
B | 将河水净化为纯水 | 经沉淀、过滤、吸附 |
C | 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 | 利用Cu片与AgNO3溶液的反应 |
D |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MgCl2 | 加水溶解,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 |
A.A B.B C.C D.D
某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见右图)。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否含有碳、氢、氧元素。
【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
【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步骤 | 现象 | 实验结论 |
(1)点燃“果冻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 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产生。 | “果冻蜡烛”燃烧生成 。 |
(2)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 | “果冻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
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D.200gN的溶液,蒸发60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第2题图
(1)请写出上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进行组装(填仪器下方的序号,下同),其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图中⑥装置收集氧气,则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