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 不产生氧气     B . 生产氧气的速度慢 C . 产生氧气的总量少 D . 没有影响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 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参加反应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和乙的质量之和
下图是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 ,实验室中还可用装置A制取的气体是 .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 .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或“d”)端通入.

(5)装置F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错误的是(   )
A . 禁止吸烟 B . 禁止燃放鞭炮 C . 禁止放易燃物 D . 禁止烟火
“NaCl+CO2+NH3+H2O=NaHCO3 +NH4Cl”是氨碱法制纯碱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 ,能加速NaHCO3 的生成 B .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 的不饱和溶液 C . 该条件下NaHCO3 的溶解度比NH4Cl的大 D . 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 B . 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 C . 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D .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物  质

A

B

C

新物质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30

30

30

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33

0

22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B . 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C .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 . 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1) 金属元素的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B . 明矾石【主要成分KAl3(SO42(OH)6 C . 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 D . 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
  2. (2) 金属的性质:金属原子一般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生活中,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如果把金属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3. (3) 金属的制备:工业上长采用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等方法制备金属,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金属的应用,铁及其合金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铁及其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 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作餐具 C . 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D . 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
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231030029

A . 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 B . 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 C .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 . 碳、氮 、氧三种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物质

A

黑色固体

高锰酸钾、四氧化三铁、炭黑

B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玻璃棒

C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氨气、二氧化硫、氦气

D

缓慢氧化

铁丝生锈、农家肥的腐熟、天然气燃烧

A . A    B . B    C . C    D . D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寻找新的催化剂”的如下研究性实验。

【提出问题】①二氧化锰常用作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其它物质是否

也可以用作该反应的催化剂呢?

②除了催化剂还有其它因素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吗?

  1. (1) 【查阅资料】

    研究表明,许多物质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它们作催化剂,氯酸钾开

    始发生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铜

    氧化镁

    开始反应

    420℃

    515℃

    305℃

    490℃

    剧烈反应

    490℃

    540℃

    350℃

    545℃

    通过分析资料中的数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的物质是

  2. (2) 【实验探究一】

    ①将3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②将3g氯酸钾与1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加热。

    ③将xg氯酸钾与1g氧化铜混合均匀后加热。

    ④将实验③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称量,结果为1g。

    ⑤将实验④后得到1g固体和xg氯酸钾混合均匀后加热,现象与实验③相同。

  3. (3) 【分析实验】

    a.实验③中x的值应为

    b.实验④过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它在操作中的作用是,通过实验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通过实验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d.实验②③对比的目的是(   )

    【实验结论】氧化铜确实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4. (4) 【实验探究二】

    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除了催化剂以外,还有其它因素吗?以下是另一实验小组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

    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0

    2

    49.21

    30

    5

    55

     0

    2

    10.76

    a.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还与有关;

    b.通过对比实验可知,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C常用作干燥剂;D是最常用的溶剂;E为红棕色粉末。则物质B的用途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粗盐提纯”是课本的基础实验之一,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到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
A .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 . 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C . 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 . 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空气中含量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2. (2) 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植物生长只需要N、P、K三种元素 B . 尿素[CO(NH22]是一种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 . 复合肥就是含元素种类多的化肥,如KHCO3、Ca(H2PO42 D . 植物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 .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化肥的是(  )


A . Ca3(PO42  B . NH4HCO3 C . (NH42HPO4      D . Ca(H2PO42
已知铯一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一137的说法正确的(   )
A . 铯一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 . 铯一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g C . 铯一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 . 铯一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的产物对环境影响较小;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只有②③④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