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时,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得质量相等;
②t3℃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③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填“A”、“B”或“C”)相似,现有接近饱和的该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列举其一即可)
请回答:
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是 .
实验一:区分硬水和软水。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相同。 |
实验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三:探究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的粒子。
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为了探究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小艳同学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粒子,选择了一种试剂作对比,确定了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粒子,用作对比的试剂可以是溶液。 |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只有甲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该红色粉末可能由Cu 、Fe2O3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是:①Cu ②Fe2O3 ③Cu和Fe2O3
【查阅资料】(1)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2)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 2FeCl2+CuCl2
【实验探究】
[甲组同学]:定性检测该红色粉末的物质组成
(1)小云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得有色溶液。则猜想 一
定不成立,写出其中盐酸参与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伟向小云得到的有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反应充分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
红色固体出现,得出猜想③成立,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乙组同学]:定量测定该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小晨称取该红色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高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其数据如下表:
| 反应前 | 反应后 |
Ⅰ 组 |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48.3 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47.1 g |
Ⅱ 组 | 洗气瓶和瓶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58.6 g | 洗气瓶和瓶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61.9 g |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目的是 。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计算: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3)从环保角度看上述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
【拓展延伸】对实验后B装置洗气瓶内溶液做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小渊同学取该洗气瓶内溶液50克,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至无沉淀析出,共得沉淀5克。试计算:洗气瓶内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如图为高炉炼铁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可归纳出:
(1)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 ;
(2)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人造奶油中通常含有一种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是C18H34O2,对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反式脂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2g
B.反式脂肪酸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反式脂肪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反式脂肪酸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