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 (1) 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式)。
  2. (2) 分析表中数据,两种物质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3. (3) 取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各36.0g。按照下图进行实验。

    甲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填化学式),最终所得的乙中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食品防腐 B . 医疗冷冻麻醉 C . 制成各种光源 D . 制成肥的重要原料
小孩缺维生素C会患(   )
A . 佝偻病 B . 夜盲症 C . 甲状腺肿大 D . 坏血病
用化学符号填空。
  1. (1) 3个氢分子
  2. (2) 镁元素
  3. (3) 硝酸根离子
  4. (4) 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D . 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有三种为氧化物
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50g,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54.4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44% B . 46% C . 50% D . 52%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 3Fe+2O2 Fe3O4 B . CaCO3 CaO+CO2 C . 2KMnO4 K2MnO4+MnO2+O2 D . Cl2+2KI=2KCl+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B . 可以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X>Y>Z B . Y>Z>X C . Y>X>Z D . X>Z>Y
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氯化钠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 . B . 氧气 C . 氩气 D . 硫酸铜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F装置,观察到现象为
  3. (3)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选取上述(填字母)作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收集氨气只能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其原因是
下列有关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红光
我国生产的新冠病毒疫苗属于灭活疫苗,生产灭活疫苗时常用到甲醛的水溶液杀死细菌病毒。已知某甲醛(HCHO)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2%,则该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为(   )
A . 9.4% B . 15.4% C . 38.5% D . 60%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19H1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B . 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C . 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 . 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氨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充分煅烧20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可制得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  )


A . 8.96t B . 11.2t C . 10t D . 12.96t
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

A . 图中甲比较铁,铜的金属性活动性强弱   B . 图中研究分子运动 C . 图中丙研究燃烧的条件   D . 图中丁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物质类别

A

氮气

单质

B

二氧化氮

氧化物

C

冰水混合物

混合物

D

化合物

A . A   B . B   C . C   D . D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________熔点________
密度________颜色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