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如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 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2. (2) 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
关于2H2+O2 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 .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 . 常温下,每2体积的氧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 . 每4份质量的氧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立刻产生大量气泡 B . 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白光 C . 若a处粉末是硫粉,则能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 若a处粉末是镁粉,则b管口会出现白雾
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2O——表示两个氧元素 B . 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 C . 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 D . FeSO4——表示硫酸铁
下图是一种化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试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1. (1) 碳酸氢铵中各元素质量比为N∶H∶C∶O=
  2. (2) 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 (3) 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现有X、Y、Z三种金属,分别发生下述反应:Y+ZSO4═YSO4+Z;X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而Y在高温下才能与氧气反应.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 . X>Y>Z B . Y>X>Z C . Z>X>Y D . X>Z>Y
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盐酸过多,感到不舒服.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 . 氢氧化钠稀溶液 B . 澄清石灰水 C . 氢氧化铝 D . 食醋
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 . 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

我国古代下列的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矿石炼铁 B . 海水晒盐 C . 钻木取火 D . 火药爆炸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 . CO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还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内含有6个电子和8个中子,则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 12g B . 6 C . 8 D . 14
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 B . 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钙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40.08% D .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 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 . 硫粉: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木炭:发出白光 D . 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小明、小红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假设不含水),进行了有关实验。

(对固体成分猜想)

小明、小红两同学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OH;猜想Ⅱ:.........;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1. (1) (实验和推断)
    请你完成猜想Ⅱ:
  2. (2) 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现象b为,则猜想Ⅱ成立。
  3. (3) 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4. (4) 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填化学式),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产生气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5) 利用下图装置,小明认为称出样品的质量、装置H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再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而小红同学认为小明测出的值可能有较大的误差,从装置角度考虑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6. (6) (反思)

    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  

3)熄灭蜡烛时会形成一缕白烟,白烟的成分是  

把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就可以分解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在特殊设备里,在高温下能生成_____________,它的成分中含有____________,有剧毒。

A、D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D为紫红色;B、E是两种常见的气体,其中E有剧毒.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推断:

(1)A的化学式为  ,E的化学式为  ,甲的化学式为  

(2)写出A→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检验B的化学方程式: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乙属于化合物中的  

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氮气不活泼,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容器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