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的液体,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

  
A . F>F B . F<F C . F=F D . p<p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成语,其形成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

①杯弓蛇影     ②海市蜃楼     ③一叶障目     ④立竿见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某物体的重力是8N,在酒精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方向
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 .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 .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 .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太阳、月亮、电灯、反光的镜子等,能称为光源的是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 (1) 实验前,小明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 (2) 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3. (3) 保持图中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选填“远视镜”或“近视镜”),将光屏远离透镜后,烛焰会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 (4) 在探究过程中,小明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发现在光屏上,(选填“仍能”或“不能”)形成烛焰完整的像。
根据要求作图.
  1. (1) 如图甲,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2. (2) 如图乙,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A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3. (3) 如图丙,在虚线框内分别画出开关和灯泡的符号,使之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下面四种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初春,湖面上的冰逐渐变薄 B . 盛夏,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 C . 深秋,草叶上出现晶莹露珠 D . 寒冬,树枝上形成茸茸雾凇
为美化校园,学校在花园中添加了一座名人雕塑,工人用混凝土预制了一个底座,如图所示。水泥预制底座质量为92kg,放在水平地面上,尺寸为100cm×40cm×10cm。求:(g=10N/kg)

  1. (1) 混凝土底座受到的重力;
  2. (2) 地面受到混凝土底座的压强;
  3. (3) 若按图中所示竖直向上将它的一端缓缓抬起,F至少需多少N?
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海绵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20

A . 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B . 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乙丙两次实验 C . 由甲、乙两图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D . 由甲、丙两图不能得到探究结论,也不能比较出小桌的压力作用效果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


  1. (1) 如图甲,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以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 (2)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 (3)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了一副眼镜,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当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又可得一清晰的像,则这副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 (4) 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 .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 .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 (1) 实验时,让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下滑,是为了让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时具有 

  2. (2)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3. (3) 实验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 

  4. (4) 在此实验基础上再添加一个小铁球,即可探究的物体动能大小与 是否有关.

一个初中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 . 102Pa B . 103Pa C . 104Pa D . 105Pa

如图甲所示为一款国产品牌汽车,它的发动机工作时超低的噪音是人们青睐它的重要原因,噪音是机器 而产生的;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如图乙是该车内安装的GPS全球卫星定位仪,它与导航卫星通过 实现全球定位功能的.

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结构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有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
  1. (1) 其中一位同学的错误记录结果是
  2. (2) 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货箱,已知货箱的质量为60Kg,在F=50N的拉力作用下,货箱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货箱的滑动摩擦力f为货箱重的0.2倍.求:

  1. (1) 货箱的重力是多少?
  2. (2) 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3. (3) 货箱运动了1min,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多少?
  4. (4)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我市湖光岩地质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填“实像”或“虚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