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声也是一种波,而且能够传递能量 B . 在空气中,只要物体振动,近旁的人就一定能够听到它的声音 C . 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 . 在教室周围植树,是一种让学生免除噪声干扰很有效的方法
关于物体是否有弹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拉长橡皮筋,松手后橡皮筋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橡皮筋具有弹性 B . 压缩弹簧,松手后弹簧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弹簧具有弹性 C . 双手抓住单杠,单杠略有弯曲,撤去力后单杠又恢复原状,表明单杠具有弹性 D . 缝衣服的棉线一拉就断,无法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棉线没有弹性
下列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

A .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 B . 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 . 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 D . 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上楼的功率为1000W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 . 小孔成像 B . 穿过森林的太阳 C . 海市蜃楼 D . 手影游戏
小夏推箱子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最终箱子被推出去后又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对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在甲图中,因为箱子没动,所以小夏没有对箱子施加力的作用 B . 在乙图中,因为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所以小夏没有推动箱子 C . 在乙图中,箱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在丙图中,箱子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小于推力
两个同学一起用力向右拉一重物,已知两同学用力分别用力100N和140N,则这两个人的合力是N,方向
小明在实验室练习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他准备先测自己配置的盐水的密度。
  1. (1) 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线时,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

  2. (2) 天平平衡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

    A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B .将待测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请根据以上操作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字母);

  3. (3) 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9.4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倒出到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g,体积是cm³。
  4. (4)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kg/m3

    【拓展】小明同学又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物体 B 的密度

    ①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 5cm,如图 甲所示

    ②将物体 B 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 3cm 如图乙所示。

    ③用体积和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物体 B和木块 A 系在一起,放入液体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 4cm,如图丙所示

    ④则物体 B 的密度是kg/m³。

祖国山河美景四季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 春天,雾绕群峰 B . 夏天,雨笼山峦 C . 秋天,霜打枝头 D . 冬天,千里冰封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圈式话筒的原理与此图原理相同 B . 使用测电笔时,氖管发光则测电笔接触的是零线 C . U形管中液面相平,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 . 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态,物质由乙图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填物态变化名称).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罐中的.

如图所示,物体A、B均静止,A的重力为10 N.滑轮的重力为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B的重力为9N B .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1N C . 物体A所受的合力为1N D . 绳子对A的拉力为9N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蜡烛在晃动,这说明
请用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炒菜时,满屋飘香,这种现象表明什么?
  2. (2) 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的含义是什么?
  3. (3) 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4. (4) 四冲程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大雪灾曾导致我国交通运输不能正常运转.在有关技术部门的建议下,工作人员在雪地里撒盐,问题便得到解决。这说明在冰雪中加盐,可以使冰的.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

 

A .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 .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 . 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D . 图中,盐水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盐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某次实验中各光学元件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生活中的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夹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如(选填“汽车”或“飞机”)

下列方法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 . 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 .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C . 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 . 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灯帽

图为装满液体的封闭容器。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 , 压力为F1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 , 压力为F2 , 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

A . p1 = p2 F1=F2 B . p1 > p2 F1 = F2 C . p1 < p2 F1=F2 D . p1 > p2 F1 > F2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像(填虚或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