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做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

9

12

15

18

21

24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l

2

3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

8

10

12

14

16

18

  1. (1) 分析表一可知: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选填“正比”或“反比”),判断依据是
  2. (2) 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3. (3)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弹簧制作了弹簧测力计A和B,A和B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在A测力计的12cm处应标上N的刻度,精确程度较高(分度值较小)的是(选填“A”或“B”)测力计;
  4. (4) 如图C所示,在秤钩下挂一个容积为100mL、重为0.5N的容器,然后在测力计的某些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图所示)。只要在容器中加100mL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在这测力计上,密度为“0”刻度应标在原刻度N处,此“密度秤”的测量范围是g/cm3。要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可采取的措施是
小军和小华都站在溜冰场上,小军用力推了小华一下,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要解释这一现象,可以利用下列知识中的(   )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④他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 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是因为钢尺振动的改变;若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声的音调.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想一想:该实验还可以探究声现象中的那些实验?如:.(写出一个便可)


你在用钢笔答题的过程中,笔中墨水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 . 体积 B . 质量  C . 密度 D . 重力
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 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 . 晴天的月亮 C . 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幕布 D . 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两手分别拿着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石块体积大于木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A . 因为木块上浮,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B . 因为石块下沉,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小 C . 因为木块体积较小,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D . 因为石块体积较大,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 B . 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D . 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用钢笔和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分别属于(   )
A .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B . 滑动摩擦;滑动摩擦 C . 静摩擦;滚动摩擦 D . 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小红妈妈用黄油煎牛排给小红吃,小红看到黄油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然后变成液态,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黄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   )

A . 音调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一瓶标有“555mL”字样的纯净水,水的质量是   g;小明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    kg/m3



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图丙中秒表的读数为s.

图片_x0020_100023

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版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 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2. (2) 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站的像,说明

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静止的情形,水平仪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图中的重锤线方向是,该桌面(选填“左”或“右”)侧高。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微小压强计探究水的内部压强与探头的方位是否有关.微小压强计的探头自然放置时,U形管中两侧液面等高.小明将探头放入水中,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1. (1) 小明在此实验中每次将探头放入水中同一深度,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以下研究过程采用了这种方法的是       .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 .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时,一个力作用在橡皮筋上与两个力共同作用在橡皮筋上,应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 B . 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被举高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 C . 研究光现象时,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2. (2) 小明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水内部的压强与探头方位.(选填“有关”或“无关”)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物理现象的的一门科学。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

  1. (1) 实验准备有木板、玻璃板和棉布的用途是,使小车沿水平面运动,受到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阻力作用,其控制阻力的方法是
  2. (2) 每次操作都让小车由A点处滑下,其目的是;A点位置的选取 (选填“越高越好”、“越低越好”或“适中最好”).
  3. (3) 实验获得的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由此推断,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将会
如图所示,水中游动的质量为2.2kg的金龙鱼,其密度与水相近,则它体积估值约(   )

A . 22dm3 B . 2.2dm3 C . 220cm3 D . 22cm3
下列实验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 B . 手表上用于调节指针的旋钮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 为了把玻璃擦得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 D . 移动较重的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