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淸晰的像:若在图中的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眼镜,光屏需向左移动像才能清晰,此眼镜是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杠杆等器材测量长方体实心金属块的密度。
(1) 挂金属块前,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杠杆调平后,在A点用轻绳悬挂金属块。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金属块质量为
kg;(g取10N/kg)
(3) 已知金属块底面积为30cm
2
, 高度如图乙所示。金属块高度为
cm,金属块密度为
kg/m
3
;
(4) 改变金属块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5) 在某次测量过程中、不慎沿斜下方拉弹簧测力计,由此次数据得出的金属块密度值比实际密度
。
“乐学”物理实践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 图1是实验小组两位同学对实验思路的讨论,请你对这两个思路进行评价.
(2) 请你设计记录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表格
(3) 如图2是同学们根据实验所画的光路图,由此可知,透镜成什么性质的像,取决于
.
下列几种现象中,哪一个是光的反射现象?( )
A .
日食的形成
B .
水中的月亮
C .
水中的金鱼
D .
小孔成像
如图所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大小规格相同的实心长方体,长方体的密度为ρ,长度为l、高度为h,现将两长方体按图甲、乙所示的方式放置,则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力F
甲
与乙图中B对地面的压力F
乙
的关系F
甲
F
乙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强为p
甲
, 乙图中B对地面的压强为p
乙
, 则p
甲
可表示为
,p
甲
和p
乙
的比值为
.
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
小明一家驾车旅游经过某处时,发现一个交通指示牌,如图甲所示。高速公路上还设有“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监测点安装监控探头,测出车辆通过两个监测点时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以此来判断是否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6km,小明爸爸的车通过两个监测点时的时间如图乙所示。求:
(1)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所处的位置到揭阳市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2) 小明爸爸的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超速?
2013年2月,中国海监在钓鱼岛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化.监测发现,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 )
A .
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B .
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C .
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D .
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1) 如图,有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光斜射入鱼缸的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请你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的路径。
(2) 请把图中经过凹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3) 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 如图甲所示,小球沿固定斜面自由滚下.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2) 如图乙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画出平面镜的摆放位置.
(3) 请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灯泡(均标有“220V 25W”)与开关正确接入电路,要求开关同时控制两灯泡,且能正常发光.
(1)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
星,太阳大气可分为三层,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它的
层。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常见的太阳活动有
、耀斑、日珥等。
(3) 如图为某市民拍下的日晕照片。日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由于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
或反射而形成的。
小强刚开始学习物理,他可感兴趣啦!他用所学的知识,考了考小明,请你帮助小明,找出正确答案( )
A .
小强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速大约为30公里/小时
B .
小强早餐时吃的鸡蛋约有50克
C .
小强的身高约是2500mm
D .
小强盼着过春节,过春节就意味着一光年又过去了
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的是( )
①声波 ②听神经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鼓膜 ⑤听小骨 ⑥大脑
A .
①一④一⑤一③一②一⑥
B .
①一②一④一⑤一③一⑥
C .
①一④一⑤一②一③一⑥
D .
①一③一④一⑤一②一⑥
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 .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
0℃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为零
D .
物体的内能越大则其机械能越大
如图是小刚从家中出发到学校的s-t图像。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则小刚骑车是图中
(选填“OA”或“AB”)段,小刚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
m/s。
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三次,记录如下:试求:
(1) 液体的密度ρ;
(2) 容器的质量m
0
;
(3) 表中的m′。
液体的体积V/cm
3
5.8
7.8
10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10.8
12.8
m′
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比较步骤
与
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结论:
(3) 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
力的作用,且该力有大小与
力的大小有关.
(4) 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小美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或干冰(固态CO
2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 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
(2) 简述你的实验方法:
.
<<
<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
>>
最近更新
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下列函数中,周期为π,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的函数是( ) A.y=2sin(+) B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事。回答近年来,山东各地实行“村级事务管理契约化”、“村
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有专家指出,拯救老屋不能停留于粉墙刷漆“表面光”,而应该活态保护。外面修旧如旧,力图保留传统风貌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一3题。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在直线2x-y-4=0上,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名称 B是 洲,C是 洲,D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A B
当桑树等植物的茎被折断时,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白色的汁液,流出该汁液的结构是( ) A、导管 B、筛管
可以表示为 A. B. C. D.
化简求值: 2( a2-2a-2)+(-a2+a+4),a=-2.
读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正确流向是( ) ①陆地—海洋 ④陆地—海洋 ③陆地—海洋
多项式分解因式后的一个因式是,则另一个因式是 .
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与数字“三”有关的故事。
Being a parent is not always easy, and being the parent of a
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①市场竞争 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