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如图,凸透镜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5cm刻度处时,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 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1. (1) 如图甲,振动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不计空气阻力,画出此时乒乓球的受力示意图;

  2. (2) 如图乙,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在图中画出人的受力示意图。

学习完透镜知识后,小伟同学用纸盒、凸透镜、手机、白纸板做了一个简易投影仪,想把手机里的视频放大看,如图(a)所示:

  1. (1) 小伟首先测凸透镜的焦距,由图(b)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手机应位于透镜左侧图(c)中的 a、b、c、d四个位置中的位置;
  3. (3) 当手机里播放视频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的像相对于手机里的视频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4. (4) 小伟想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小的像,手机应该相对透镜一些,光屏位置应该透镜方向移动。(均选填“靠近”或“远离”)
在测量液体质量时,步骤如下:
A、称出烧杯的质量;
B、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把待测体倒入杯中并测出总质量;
D、移动游码,使其左侧边缘与“0”刻度线重合;
E、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F、用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待测液体的质量。
请将上述步骤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
小辉同学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所示.这个实验可以改进的地方是,你这样改的理由是

某小组同学发现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一部分光线反射回水中,另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空气中,如图(a)所示.他们保持入射点O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转过一定角度,观察到反射和折射光线如图(b)所示.

  1. (1) 由图(a)或(b)可以发现  在同一平面内.图(c)为图13(a)、(b)重合后的示意图,请猜想:两个平面相交的线MN是  .
  2. (2) 他们确定了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并分别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了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 表二:光从玻璃斜射空气中

    实验

    序号

    入射角(度)

    反射角(度)

    折射角(度)

    实验

    序号

    入射角(度)

    反射角(度)

    折射角(度)

    1

    10

    10

    13

    7

    10

    10

    15

    2

    20

    20

    27

    8

    20

    20

    31

    3

    30

    30

    42

    9

    30

    30

    49

    4

    40

    40

    59

    10

    40

    40

    76

    5

    45

    45

    70

    11

    45

    45

    无折射

    6

    50

    50

    无折射

    12

    50

    50

    无折射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第2列和第3列,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7~10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  .

  3. (3) 从表一、表二数据中,他们发现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有折射光线.如果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恰好消失时的入射角为a,为了得到a 的大小,应该在入射角为  的范围内继续实验.
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大于/等于/小于)2f时,成倒立的的实像。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因为汽车具有 

一辆质量为2t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6倍(取g=10N/kg)。求:
  1. (1) 汽车所受重力是多少?
  2. (2) 汽车所受牵引力是多少?
  3. (3) 小汽车有4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250cm2 ,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如图所示,人在读取温度计示数时,正确的位置是, 读数是℃。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 水中倒影 C . 雨后彩虹 D . 立竿见影
如图,用手蘸水后摩擦高脚杯的杯口,听到杯子发出声音,当注入杯中的水量发生变化时,声音特性中的(音调、响度、音色)发生了变化,蘸过水的手感觉凉爽是因为

2021年4月,海南舰在三亚某军港交接入列。海南舰作为海上大型作战平台,备受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南舰在海面静止时,甲板上的飞机起飞后,受到的浮力不变 B . 在加速靠近海岛的过程中,船舱内的坦克相对于海岛是静止的 C . 舰船电力由柴油发电机提供,发电机原理跟家用电风扇原理相同 D . 因流速大压强小,两军舰在海上并列航行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的停表读数为s.

以下是小明对几种现象的分析和认识,其中合理的是(   )


①淋湿了的小狗用力抖动身体,利用惯性抖落身上的水;

②长期阴湿天气中柴草起火,是老天爷点的“天火”;

③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不会触电,利用了鸟爪绝缘性好的特点;

④松树的叶子演变成针状,采取减小蒸发面积的方法减少水分的散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甲、乙两实心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如图所示,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 体积分别为 , 密度分别为 , 所受浮力分别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则一定有 B . , 则一定有 C . , 则一定有 D . , 则一定有
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A、砝码B、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木块A 上增加砝码B 以改变A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A 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1=v3>v2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比较(a)和(b)两图可知:

②比较(a)和(c)两图可知:

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

在密度单位中,1g/cm3 kg/m3 . 测得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71g、体积为180cm3 , 则苹果的密度为   kg/m3

西宝高速公路限速120km/h,实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情况得到了一定遏制。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测速提示牌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是因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长度为9.45km的测速区间时用时270s,则小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m/s,该小汽车驾驶员(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处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