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某组同学利用如下器材和步骤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 (1) 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2. (2) 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 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3. (3) 在进行步骤 C 时看到的现象是:.
  4. (4) DE 两步可以算出小桶中水的重力,这个重力跟相等.
  5. (5) 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 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 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 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
小明同学在一座山崖前,大喊一声“要放假了”,经过2s后,他听到了回声,则小明离山崖有m(声速为34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 (1) 测得焦距小于10 cm的是图,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2. (2) 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
  3. (3) 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     )

A .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 . 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C .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D .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 9.6nm=9.6×103μm=9.6×103μm B . 9.6cm=9.6cm×10mm=96mm C . 9.6cm=9.6cm×10=96mm D . 9.6cm=9.6÷100dm=0.096m
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A . 刘翔以 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 . 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 C . 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 D . 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B .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 . 足球离脚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 . 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非平衡状态(不计空气阻力)
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N,若将拉力增大,则物体速度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N.
如图甲所示的平底薄壁玻璃杯的底面积为30cm2 , 装满水后水深0.lm,如图乙所示,现将一个体积为50cm3的木块缓慢放入水中,静止后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是 Pa,木块的密度是g/cm3
我们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向看向远处,感觉远处的景物跟着车一起向前运动,近处的景物则向后退去。以车为参照物,远处的景物,以近处景物为参照物,远处的景物 (两空都选填“向前运动”、“向后运动”或“静止”)。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 (1) 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 (2)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 (3) 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 . 8.60cm B . 1.60cm   C . 1.6m D . 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2.5 μm=2.5×10-6 m B . 2.5 μm=2.5×10-5 dm C . 2.5 μm=2.5×10-6 cm D . 2.5 μm=2.5×10-9 m
在如图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声呐探测鱼群,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光波、无线电波的速度大 B . 用听诊器看病,减小声音分散,可增大响度 C . 男女声二重唱,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音调不同 D . 用冲击钻在墙上打洞,捂住耳朵可以减小噪声的频率

如图所示,龟兔在赛跑的冲刺阶段路遇小河,乌龟便驮起兔子过河,体现了团结合作实现双赢的精神.此时说兔子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河岸 B . 乌龟 C . 天空 D . 终点牌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一名初中生的质量是50kg B . 一名普通初中生的身高是216cm C . 中学生通常情况下的步行速度可达5m/s D . 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天宫一号”中的宇航员在太空和家人通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宇航员的声音是靠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B . 宇航员的声音大约以340m/s的速度传回地球 C . 家人能根据音色辨别出宇航员的声音 D . 家人听到宇航员的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音调很高
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

小红的身高1.65,一个硬币的厚度2,半场足球赛时间45,一间教室高约3

将10.4g的食盐放进装有36ml水的量筒中,待食盐全部溶解后,量筒内盐水的总体积是40ml,则:盐水的密度是多少?(ρ=1.0×103kg/m3
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
A . 打开雪糕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B . 吃雪糕时感到凉爽,主要是液化造成的 C . 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 . 北方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华现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