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一直升电梯运送重为G的小科上楼,经历先加速上升,再匀速上升,后减速上升的过程。如图能正确反映这三个过程中,电梯底板对小科支持力大小变化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一位试乘员描述了飞机起飞时的场景:接到控制塔信号后,飞机启动并加速,跑道往后移动越来越快,喷气发动机的推动力使它腾空而起.

  1. (1) 试乘员看到窗外的跑道往后移动是以参照物的.
  2. (2) 飞机离开地面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飞机的喷气发动机属于内燃机,它通过做功把转化为机械能.
小明喜欢雕刻,五一假期游玩时,买了一块底面平整,底面积为2cm2的石块.他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20.4g.(g取10N/kg)求:
  1. (1) 当石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2. (2) 小明利用量筒测出了石块体积为8cm3 , 此石块的密度为多大?
今年扬州的春天气温创历史新低,让我们感受了春寒的威力.人们穿保暖内衣抵御寒冷,穿保暖内衣比较暖和主要是由于它的制作材料(物理属性)的(   )
A . 观赏性好 B . 弹性好 C . 密度小 D . 导热性能差
下列现象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 . 汽车的车轮上刻有很多花纹 B . 写字时,用力握住钢笔 C . 向生锈的锁芯加入铅笔粉 D . 纯净水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

  1. (1) 实验B中物体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2. (2) 分析实验D、E可知猜想是正确的,则可以得出结论:,比较实验可知,浮力大小还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 (3) 该实验中液体的密度ρ=kg/m3
  4. (4) 实验所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一束光射向玻璃砖,经过两次折射后恰好经过A、B两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大致传播路径.

某款能瞬间加热饮水的直饮机,可提供冷、温、热三种水,适用于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直饮机有5道过滤装置除去水中杂质,可直接饮用的冷水,热水随用随开,它的铭牌如下表所示:
  1. (1) 若将直饮机接入220V的电路中,加热器的实际功率是多少?(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2. (2) 直饮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若热水的流量是5L/min,不及热量流失,流过加热器的水温会升高多少?[c=4.2×103J/(kg•℃),ρ=1.0×103kg/m3]
  3. (3) 若想提高直饮机的加热速度,把加热器的功率提高到14kW,在原电路基础上,应怎样改装电路?通过计算说明.

    额定电压380V

    加热器额定功率12kW

    净重100kg

    热水流量4.2﹣﹣5L/min

    最大容积100L

    开水温度97﹣﹣98℃

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到了物距u跟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如图所示,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02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水平面上,将4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离为0.15m。求:

  1. (1) 水对杯底的压强、压力;
  2. (2) 盛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如图所示在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

  1. (1)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
  2. (2) 实验中,测得 ,小车从斜面项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秒表显示时、分、秒),小车在 上的平均速度是m/s。
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来,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选填“吸引”或“排斥”)的结果。

  2018年7月15日,在伦敦田径世界杯男子200米决赛中,谢震业获得了冠军,这是中国、也是黄种人第一次获得世界级别的短跑冠军。百米赛跑时,运动员奔跑得越快,感到阻力越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横截面积形状有关。当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收尾速度。

小球编号

1

2

3

小球质量m/g

2

5

45

小球半径r/(10-3m)

5

5

15

小球的收尾速度v/(m•s-1

16

40

40

于是他选择不同的小球,对“球形物体所受室气阻力大小与收尾速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测量数据如上表。请你解答:(g取10N/kg)

  1. (1) 1号小球在速度为16m/s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N;
  2. (2) 分析1号、2号小球的实验数据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3. (3) 根据以上研究,骑自行车时骑行者采用的姿势更有利于前行,这是通过减小,减小了空气阻力。
某同学想用所学的浮力知识测量出一金属零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除待测金属零件外,可供选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一个,细线一根,烧杯及适量的水(已知密度为 )。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要求:
  1. (1) 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 (2) 写出金属零件密度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小红同学喜欢看热闹的场面,但又怕声音太响,所以她常常用双手捂住耳朵,这是在处减弱噪音;在城市街道上行驶的车辆禁鸣喇叭,这是在处减弱噪声;车上的“倒车雷达”会通过语音播报,提醒司机车后有障碍物,这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 (2) 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3. (3) 某同学认为: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大。你认为他的观点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会使人惊慌失措而发生危险.在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⑴春天,冰雪融化

⑵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⑶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⑷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 . ⑴⑵ B . ⑴⑷ C . ⑵⑶ D . ⑵⑷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 春天,柳絮飞舞 B . 夏天,荷花飘香 C . 秋天,落叶纷飞 D . 冬天,瑞雪飘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