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饺子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吃饺子也就成了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煮饺子时,看到的是饺子在水中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刚煮好的饺子端上饭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香气四溢是因为发生了现象。
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成小冰晶或成小水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2021年2月26日,“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赛圆满收官。如图是参赛选手手持雪杖、脚瞪滑雪板在U形池内来回滑动、翻飞的情景。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选手脚蹬滑雪板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 . 选手飞离U形池后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上的力 C . 选手飞离U形池后向上运动到最高点受力平衡 D . 选手飞离U形池后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 .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 .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 .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 .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下列单位与物理量搭配错误的是(   )

A . N——力 B . J——机械能 C . Pa——压强 D . W——功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种类很多,电子秤中测力装置所使用的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能够将被测量的压力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如题(1)图所示,金属梁右端为固定端,左端为自由端,金属梁的上、下表面各紧贴一块相同的应变片、应变片结构如题(2)图所示,它主要是由基底、金属电阻丝和引线等组成,电阻丝固定在基底上,当应变片被拉长时,金属电阻丝同时被拉长,电阻线的电阻变大.反之,当应变片被压缩时,金属电阻丝变短,电阻丝的电阻变小.

当自由端受到向下的压力F时,金属梁向下弯曲,上应变片被拉长,下应变片被压缩.如果上、下金属电阻丝有大小不变的电流I通过时,上应变片引线间两端电压为U1 , 下应变片引线间两端电压为U2 , 传感器可以通过输出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来反映压力F的大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压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成为(选填“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 (2) 压力F增大时,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变
  3. (3) 当金属梁受力向下弯曲时,U1,U2.(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当金属梁没有受到压力时,由于,所以U1=U2 , U=0.
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表示在不同时刻物体的位置,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舰正式下水,若其排水量是6万吨,则该航母满载时所受浮力是 N,当一架战斗机飞离航母甲板时,航母所受浮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10N/kg)
人类最早认识电现象是从摩擦起电开始的.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 两种情况,通过对这两种情况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界只有种电荷;为便于区别,规定叫正电荷,叫负电荷.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36

  1.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有关;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可初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2. (2) A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是N,实验中所使用的盐水密度是kg/m3
  3. (3) 小杨用图己所示的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溢水杯中装满水,用升降台提升溢水杯的位置,使重物逐渐浸入水中。物体还未浸入水中时,A和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GA和GB , 当物体浸入水中后,A和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GA′和GB′,若GA=10N,GB=0.5N,GA′=7N,GB′=3.4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物体排开的液重为N,在误差范围内,这组数据(填“能”或者“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 (4) 小杨在—次实验时,溢水杯未装满水,就直接让重物浸入水中,这样测量的结果是 FG(填“>”“<”或者“=”)
  5. (5) 阿龙觉得他可以将弹簧测力计改制成一个密度计:将一个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待测液体中,物体不触碰容器。为了便于改装后读数,要求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每变化1N,代表液体的密度变化1g/cm3 , 则这个物体的体积应当为cm3.
超市售卖的瓶装色拉油,标有 字样。则此色拉油的质量是 kg ,体积是m3 , 密度是 kg/m3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 (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 (2) 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3. (3) 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上图中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作用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下列光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不符合的是(   )
A . 测温枪能进行体温测量——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B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光的色散 C . 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D . 从岸上看见湖中的游鱼——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车跑得越来越慢 B . 甲车比乙车跑得快 C .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乙车跑得越来越快
如图所示是一顾客乘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上楼时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关于人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 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 . 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 C . 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 D . 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下面是研究“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的实验。

  1. (1) 图a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图b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标准大气压;小红把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2. (2) 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c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d。由图像可知,在第5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选填“继续”或“停止”)。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 . 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 .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 . 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 .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2. (2) 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选填“固态”或“液态”)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 . 先液化后蒸发 B . 先升华后蒸发 C . 先液化后升华 D . 先凝华后升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