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2016年9月6日,我市南陵县实施了人工降雨.实施人工降雨时,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而形成雨.(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 (1) 弹簧测力计测量的物理量是.图1所示的读数为N.
  2. (2) 体温计用于测量,你认为(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于测量沸水的温度.
  3. (3) 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 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 (1) 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 . 28cm B . 18cm C . 8cm
  2. (2)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调节。
  3. (3) 若步骤(2)中未调整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 (4) 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填序号)。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 (1)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
  2. (2) 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3. (3) 本次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①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②得到普遍规律

比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原理上是不相同的 B . 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上是相同的 C .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 D . 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低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李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一定的高处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得较高的乒乓球,李明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交流合作、评估 D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一列队伍长50m,其行进的速度是2.5m/s,若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的最后一个人离开桥,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它将引发新的工业革命 B . 超导体主要应用在电饭锅、热水器和高压输电线上 C . 分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 . 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要有计划的开采利用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   )

A . 是非晶体 B . 熔化过程持续了14min C . 在ab段处于固态 D . 在bc段不吸热,温度不变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

(1)用超声波碎石(2)用声呐探海深 (3)利用B超做体检 (4)用超声波除尘.

其中利用声波传递的“信息”的是 :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以上各空都选填序号)

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大美中国”,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和特别行政区,全方位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如图所示,是平顶山的一个航拍镜头,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A . 大于120mm B . 恰好60mm C . 小于60mm D . 略大于60mm
用手边的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铅笔的长是cm.

  2. (2) 如图乙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

  3. (3) 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如图丙所示.根据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 (4) 如图丁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

  5. (5) 握在手心里的铅笔温度上升,这是用方式增大了铅笔的内能.
  6. (6) 把铅笔尾竖直插入水中,笔尾在水中的位置越靠近水面,受到水的压强越
请给以下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
  1. (1) 居民楼的层高约是300
  2. (2) 人们散步的速度大约是5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 .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B . 将地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 C . 将湿衣服放在烈日下晒 D . 把装有酒精的瓶子的瓶盖拧紧
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 (1) 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

  2. (2) 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3. (3) 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填“上”或“下”)移动.

严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实验时应将(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 (2) 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3. (3) 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品体”)。
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


A . 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 . 冰的熔点是0℃ C . 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 . 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如图所示,小明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甲,乙两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杯壁都会出现小水珠,其中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杯.

一辆汽车装满货物时的总质量为5t,发动机的功率为70kW,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10min,汽车所受阻力是车总重的0.1倍。求:(g取10N/kg)
  1. (1) 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2. (2) 汽车的行驶速度。
下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等.

图片_x0020_100015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应使刻度尺紧靠木板且与木板的长边保持
  3. (3) 在进一步探究“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速度怎样变化”的过程中:

    ①木板长130 cm,小车长10 cm.小明将小车运动的路程平均分为两段.为了测出小车滑过斜面的上半段所用时间,应该将金属片放在距斜面顶端A点cm的C点位置.

    ②测出小车滑过斜面上半段所用时间t1=6 s,下半段所用时间t2=4 s.由此可以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速度是的(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③在测量小车滑过下半段所用时间时,某同学将小车放在C处静止释放,同时开始计时,滑到底端计时结束.这种做法的不当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