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光.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下列描述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   )
A . 一名中学生的正常身高约为 B . 小明百米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 C . 家庭餐桌的高度约为 D . 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重力为
鸟撞飞机事件时有发生,是不是它们“瞎”了?研究发现雨燕等鸟类具有边飞边睡的能力,甚至还能长时间张开一只眼睛来观察飞行路径,避免与其它鸟类或物体碰撞。研究还发现,某种鸟类只有距离运动的物体30m内才逃离。由于飞机速度很快,所以它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逃离,而引起撞机事件。综合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性质

材料A

材料B

材料C

抗压性(N/m2

1.2×104

1.6×104

2.0×104

密度(kg/m3

1.2×103

4.0×103

1.2×103

  1. (1) 数据显示,一只0.5kg的鸟正面撞在迎面飞来的速度为720km/h的飞机上,就会产生1.6×104N撞击力,对飞机造成损伤。假如撞击面积为0.01m2 , 计算该鸟撞击飞机的压强是
  2. (2) 上表是三种材料的相关参数,从飞机承受鸟类撞击能力和飞机自身重量考虑,最适宜用来制造飞机的材料是
  3. (3) 如图所示,一架飞机以720km/h的速度向正前方O点的鸟迎头飞去,则飞机的头A点到达O点位置所需的时间是s,这也就是飞机留给该鸟逃离O点的时间。

    图片_x0020_100051

  4. (4) 天空自古以来都是鸟类的地盘,鸟类也是人类灵感的来源,飞机就是根据鸟的翅膀特点而发明出来的,飞机之所以能够飞上高空,是由机翼的结构决定的,如图所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导致机翼上方的压强,从而形成一种向的合力。

    图片_x0020_100052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 .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 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 .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南极内陆年平均气温为-50℃左右,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

A . 凝固点低 B . 密度小 C . 沸点低 D . 比热容大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一位乘客在车到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10h15min;当车到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10h45min,求:

  1. (1) 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 (2)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少?
  3. (3) 轿车若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少时间?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用时 min,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边行驶一边向空中喷雾的汽车,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雾炮车(如图)。喷向空中的水雾能使尘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1. (1) 喷向空中的水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
  2. (2) 该雾炮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雾炮车前进。
二胡是一种弦乐器,在我国流传历史悠久。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振幅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A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B。

  1. (1) 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2. (2)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3. (3) 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正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以下学习用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

A . 塑料刻度尺 B . 金属小刀片 C . 绘画橡皮 D . 物理课本
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常温下,酒精灯的玻璃是 态,酒精是 态.
  2. (2)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萘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 (3) 除采取水浴法使萘受热均匀,本实验还采取了其他三种方法使萘受热均匀,结合装置图说出其中一条措施:
  4. (4) 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 . 水蒸气 B . 小水珠和小水滴 C . 萘蒸气   D萘液滴
  5. (5) 请为这次实验设计一张合理的表格.
  6. (6) 据图象(如图2)可知萘熔化持续 分钟,萘是(填“晶体”、“非晶体”)理由是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夏,清晨林中弥漫白雾 B . 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C . 衣柜中樟脑丸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 D . 深秋,果园里的柿子树上的柿子挂满了白霜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为 cm.

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 . 公交车上使用的IC收费卡一一利用了超声波原理 B . 转弯时播放“汽车转弯,请抓好扶手”一一防止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C . 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一一用来减小摩擦 D . 公共汽车在后门上安装的摄像头一一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坐在车内的小明从汽车内的后视镜里能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到小明;以小明为参照物,车内驾驶员是(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假设驾驶员喝酒危险驾车,交警检查时在车外能够闻到酒味,这是现象。
通常把频率高于Hz的声音称为超声,科学家根据蝙蝠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该技术可用来探测海洋深度,获得鱼群、潜艇位置等信息。
读图填空:

  1. (1) 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 (2) 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3. (3) 丙图中,长方形铁皮的长度是cm.

小欣观看了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后,与小田一起在学校实验室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密闭玻璃罩内放如下装置:

①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②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履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

③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

④静置的小磁针.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示数将逐渐减小 B . 玻璃杯中水和塑料片将下落 C . 音乐芯片的声音将越来越小 D . 小磁针静止时将不再指南北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与客车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8:7,则小汽车与客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