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小明对误差进行了如下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 . 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 .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则可以避免误差 C . 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 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长度,就不会有误差
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 . 敲铁管的一端,另一端能听到两次敲击声 B . 把一枝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C . 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泡沫球,泡沫球被弹起 D . 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下列对自然界中的雾、露、霜、雪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B .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 洁白的霜是凝华现象 D . 轻柔的雪液化现象
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m,他与像的距离是 .当他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0.3m后,则他的像距平面镜有m.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

A . 放大、正立的实像 B . 缩小、正立的实像 C . 放大、倒立的实像 D . 缩小、倒立的实像
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2s.

温度(℃)

物质

速度(m/s)

20

空气

340

20

1450

20

松木

3320

20

4900

  1. (1) 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
  2. (2) 并分别说出每次传播声音介质是什么?
  3. (3) 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多少m?(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 1:2 B . 2:1 C . 9:2 D . 2:9
如图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在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

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你同意同学的观点.

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两种即可:

小华同学用脚步丈量池塘的周长,他绕池塘边走一圈,数得走过的步数为30步,则小华家池塘的周长最接近于(   )

A . 5m B . 15m C . 150m D . 500m
下列各实例中,不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是(   )
A .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自己的姿势 B . 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情况 C . 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D . 室内装修常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空间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1. (1)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2. (2) 超声波的奇异特性主要有
  3. (3) 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再举一个应用超声波的类似实例
  4. (4) 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辨别出是小玲的。
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 。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保留两位小数) 。

雷雨交加的夜里,小明同学看到闪电后约10s听到雷声,则小明距离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为(    )
A . 850m B . 1700m C . 3400m D . 5100m
红外线是一种  (选填“看不见”或 “看得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任何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也.;紫外线是一种  (选填“看不见”或 “看得见”)的光,紫外线可以使发光,可以应用于防伪验钞;夜视仪可用于夜晚侦察活动. (选填” 红外线”或” 紫外线”)。
如图所示,最近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手拿伸缩杆拍摄时,伸缩杆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B . 无线遥控器是通过红外线来控制手机拍摄的 C . 杆柄表面用较粗糙材料制成,可增大手与杆柄的摩擦 D . 当人站着自拍时,手机相当于一个平面镜
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传播到学生的耳朵.我们能分辨不同老师的讲话是因为不同.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 .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 .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在一些国家通用的温度标准为“华氏温标”,是波兰物理学家华伦海特于1724年创立的。与我们熟悉的“摄氏温标”不同的是,他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义为0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义为32华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义为212华氏度,中间作180等分,每一份代表1华氏度,用符号下表示。根据以上信息,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式应为,且在℃时,华氏温度恰好与摄氏温度数值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