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神奇的物理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a)照镜子、(b)闪电、(c)弯弓搭箭、(d)演奏二胡四种现象中,属于声现象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如图所示,MN是介质A和B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一束光从介质A入射到介质B,入射角为度,空气是介质(选填“A”或“B”)。

图片_x0020_100022

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 . 乙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关系 C . 丙图中,是用橡胶做的绝缘手套和绝缘靴,橡胶不善于导电,是因为其内部没有电荷存在 D . 丁图中,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随着水不断的被洒出,洒水车的动能变小
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的大小将(   )

A . 不变 B . 逐渐减小 C .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
下列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接近事实的是(   )

A . 人心脏跳动的频率大约为1.2Hz B . 家庭照明用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 C . 人体正常体温为30℃ D . 单人课桌高度约为0.4m
琼岛四季瓜果香,下列四种海南瓜果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3的是(   )
A . 木瓜 B . 菠萝 C . 龙眼 D . 椰子
同样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透镜(   )
A . 表面越凸,焦距越长 B .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C . 表面凸的程度与焦距长短无关 D . 无法判定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33

  1. (1) 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2. (2) 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 (3) 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
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汽车向放置在路边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如图所示,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m;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则汽车的速度为 m/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图片_x0020_100013

完成以下各种实验仪器的读数: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一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图)所示.

  1. (1) 请在甲图中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A′B′.

  2. (2) 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中的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

  3. (3) 从图像中看出h与S是什么关系?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3.6

    6.0

    8.0

    10.0

    12.4

    14.0

    像的高度h/cm

    1.0

    2.2

    3.0

    4.0

    5.0

    5.8

    7.0

在大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而雷声往往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   )

A . 雷一个接一个地不停 B . 双耳效应 C . 雷声经过云层、高山多次反射 D . 雷声速度很慢
小明利用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做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此时成 、倒立的实像;若将蜡烛移至2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图示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8cm的凸透镜,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侧移动(选填“左”或“右”)。

如图甲所示,该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 .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B .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 C . 手指甲宽度约为1dm D . 教室的高度约为1.5 m
一个人站立用手枪打靶时,靶子到打靶人之间的距离是340m,从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打靶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若人的手臂长不计,求子弹从离开枪口到达靶子的平均速度.(当时温度为15℃)
下列光现象:①手影游戏;②海市蜃楼;③小孔成像;④池水变“浅”,(选填序号)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选填序号)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