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如图,一束光线HG从一个实心玻璃球的左面G点处射入,从实心玻璃球的右面射出.现在右图中画出几条折射光线,能正确表示折射光线路径的是.(从入射线开始连续填写线段字母)

图片_x0020_1927537125

合肥地铁的开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地铁启动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站台的广告牌是向后运动的(   )
A . 地铁轨道 B . 地铁车厢内的座椅 C . 地铁入口处站立的安全人员 D . 地铁站台处的地面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2. (2) 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 (3) 记录蜡烛B的位置,用刻度尺在白纸上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s如图乙所示,是cm.通过多次实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 (4) 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
与一只粉笔的直径和人步行的速度最接近的值分别是(   )
A . 0.5mm和1.2m/s B . 0.5dm和1.2m/s C . 0.5m和1.5m/s D . 0.5cm 和4.5km/h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2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4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范围是;要将该透镜当放大镜使用,物体应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张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个木块长度是,记录下五组数据:5.38cm,5.34cm,5.43cm,5.37cm,5.35cm.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明显是错的,它是,物体的长度更接近
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 (1) 如图所示,它的分度值为,读数为 s。

    图片_x0020_1463945101

  2. (2)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某物体长度时的情况,请你指出他在操作时的错误之处:

    图片_x0020_100002

    ;②;③;④

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看到图中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到达北京,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时间需要min。

下列数据与事实相接近的是(   )
A .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75dm B .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 C . 正常人眨一下眼的时间接近0.3min D . 洗澡水的温度约6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30° C .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 .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放大的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S,请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下列热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结气而成露”,露的形成要吸热 B . “凝气而成霜”,霜是凝华形成的 C . “滴水而成冰”,冰中分子停止运动 D . “融雪自成溪”,雪熔化时内能不变
生活处处有物理,课下几个同学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7

  1. (1) “背日喷水雾,眼前现彩虹;绚丽只一瞬,消失影无踪。”描写的是“人工彩虹”,该彩虹产生的原因是光的;彩虹消失主要是因为雾(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变成了水蒸汽而消失。
  2. (2) 他们又观察了体温计,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性质制成的,读数时看到的是水银柱的正立、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
为表彰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并且一直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他们。在颁奖词中,诺贝尔奖委员会声明:“白炽灯照亮了20世纪,而LED(发光二极管)灯将照亮21世纪。”蓝光LED,结合已有的红光与绿光LED,可以通过三原色原理生产更自然的白光灯泡。高亮度的白色LED灯所耗费的能量却比白炽灯和荧光灯都要少。世界上20%的电力用于照明,据预测,使用LED灯照明能将这一数字降低到4%。下列关于LED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蓝光LED采用了半导体材料 B . LED灯的发光效率比白炽灯高 C . 使用LED灯能为全球人类极大地省电省能 D . 蓝光、红光、绿光LED不可能合成其他颜色的灯光
如图所示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汽车与传感器距离为64m时,传感器发出超声波,经过0.4s传感器接收到超声波反射信号超声波测速利用了声音能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此测量过程中汽车的速度是m/s。

图片_x0020_309219956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响度

较响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上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s.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 . 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 . 只有在声源处想办法才能减弱噪声 D .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十•一”假期,小敏随爸妈由合肥到武汉外出旅行,两地相距360km,早上09:00出发,途中在服务区休息了30min,13:00到达武汉,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  )

A .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0 km/h B . 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 C .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D . 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B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液体的质量,质量越大,蒸发越快 C . 夏天挂在室内的湿衣服晾干,属于汽化现象 D . 蒸发只有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