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以下对四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图中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混合后分子间没有空隙 B . 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C . 图中绝缘棒接触验电器后金属箔张开,说明该棒带正电 D . 图中将纸板B面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实验小组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
探究实验记录表(凸透镜焦距f=10cm)

实验次数物体到凸透镜距离
(物距u/cm)
像的放大或缩小像的正立或倒立像的虚实
130缩小倒立实像
225缩小倒立实像
320等大倒立实像
416放大倒立实像
512放大倒立实像
68放大正立虚像
74放大正立虚像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
如果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 cm处,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此像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二者成像特点的不同是 。
(4)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在观察光屏上淸晰的烛焰像的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小明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用凸透镜看“照相机”三个字,并在笔记本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其中 图是画错的,图反映了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沿同一方向运动时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线甲是A车的s-t关系图象 B . 在0时刻,A,B两车在同一位置 C . 在t1时刻时,A,B两车的速度相等 D . 在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如图所示,A物重100N,在力F的作用下,以5c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拉力F为N;拉力在10s内所做的功为J。

图片_x0020_100005

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具有去污作用,据此人们制成了超声波清洗器,这说明声音具有.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则它的频率是 Hz,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 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A . 与路程成正比 B . 与时间成正比 C . 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 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  ,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光的三原色分别是(   )

A . 红、绿、蓝 B . 红、黄、蓝 C . 品红、黄、蓝 D . 品红、绿、蓝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20

0.3

0.5

40

0.5

尼龙丝

30

0.5

尼龙丝

40

0.5

  1.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这两根琴弦进行实验(填编号)。
  2. (2)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这两根琴弦进行实验(填编号)。
  3. (3) 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4. (4) 该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蓝牙音箱可在一定距离内无线连接手机进行音乐播放,蓝牙音箱播放音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 . 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的声音 C . 音箱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 D . 调节音箱音量大小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有.(填序号)

①太阳 ②电灯 ③萤火虫 ④白墙 ⑤流星 ⑥月亮.

以下是我们学过的部分实验:A“测定物质的密度”、B“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C“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D“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E“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和F“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等。

① 实验A和B中所记录的物理量(选填“相同”或“不同”),U形管压强计是实验中所用的研究仪器(填序号)。

② 若以科学方法将上述实验分类,则可跟实验D归为一类的实验有(填序号),其所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s,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

图片_x0020_100025

在“探究摆的奥秘”的实验中,小新测得摆球摆动40次所用的时间为72.7s,则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摆钟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填“能量”或“信息”).

下列现象中,能用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相同光学知识解释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雨后出现的彩虹 C . 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D . 通过放大镜看到书本上的字
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20米/秒,这句话的意义是(  )
A . 客车每秒钟运动的速度是20米 B . 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米/秒 C . 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米 D . 客车通过的路程是20米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选填“A”或“B”)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关于运动和静止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坐在向东行驶的汽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西运动是以车为参照物 B . 站在地球的人觉得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C .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星是静止的 D . 坐在顺流而下的竹排上看到两岸的山峰向后退去,是以岸为参照物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风和水 B . 船和地面 C . 山和船 D . 风和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