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实验小组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
探究实验记录表(凸透镜焦距f=10cm)
实验次数 |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 (物距u/cm) | 像的放大或缩小 | 像的正立或倒立 | 像的虚实 |
1 | 30 | 缩小 | 倒立 | 实像 |
2 | 25 | 缩小 | 倒立 | 实像 |
3 | 20 | 等大 | 倒立 | 实像 |
4 | 16 | 放大 | 倒立 | 实像 |
5 | 12 | 放大 | 倒立 | 实像 |
6 | 8 | 放大 | 正立 | 虚像 |
7 | 4 | 放大 | 正立 | 虚像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
如果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 cm处,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此像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二者成像特点的不同是 。
(4)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在观察光屏上淸晰的烛焰像的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小明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用凸透镜看“照相机”三个字,并在笔记本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其中 图是画错的,图反映了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① |
钢 |
20 |
0.3 |
② |
钢 |
0.5 |
|
③ |
钢 |
40 |
0.5 |
④ |
尼龙丝 |
30 |
0.5 |
⑤ |
尼龙丝 |
40 |
0.5 |
①太阳 ②电灯 ③萤火虫 ④白墙 ⑤流星 ⑥月亮.
① 实验A和B中所记录的物理量(选填“相同”或“不同”),U形管压强计是实验中所用的研究仪器(填序号)。
② 若以科学方法将上述实验分类,则可跟实验D归为一类的实验有(填序号),其所用的科学方法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