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发生月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 B . 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C . 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太阳在中间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关于光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是由红、黄、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B . 人看到湖面上树木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将(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 (2) 当水温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然后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3. (3) 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的(选填“C”或“D”)图,这时(选填“只在水表面”、“只在水内部”或“在水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现象;停止加热,小明发现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4. (4) 结合乙图可知,水在7min左右开始沸腾,加热时间有点长,请你对本实验提出一条改进建议:。(写出一条即可)
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A . 熔化、液化 B . 液化、汽化 C . 汽化、熔化 D . 凝固、液化
如图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

  1. (1) 这种合金是物质.(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 (2) BC段表示合金处于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来宾市音乐喷泉每到周末都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观看.市民听到悦耳的音乐声是通过传入耳朵的,霓虹灯光射向喷泉,在不同方位的市民都能看到彩色的喷泉,这是由于光的反射.
中国选手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本届冬奥会首金,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李坚柔的质量为55kg,她所受的重力为多大?

  2. (2) 李坚柔夺冠的成绩是45秒,她在500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在如图所示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某同学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 37.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 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 36.5℃和 38.2℃,那么两次测温后,他的记录数据是
A . 36.5℃和 38.2℃ B . 37.5℃和 38.2℃ C . 36.5℃和 37.5℃ D . 37.5℃和 37.5℃
如图所示,是服装店内贴在墙壁上的刻度尺,可以方便儿童测量身高,该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

A . mm B . cm C . dm D . m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作出准确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为了倡导绿色出行,武汉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选填“接触面粗糙程度”或“压力”)来增大摩擦的,共享单车车座做得宽大,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小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3min,他骑行时单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 固体中分子排列较紧密,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C .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 . 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甲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s所处的位置。根据图甲可判断,(选填“甲”或“乙”)球运动时间长,如图乙中的图像描述的是(选填“甲”或“乙”)球的运动。

图片_x0020_100015

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声呐

光波在水中衰减较快,一般水下几十米深处光线就很差,电磁波在水中衰减也很快,而且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米.然而,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就小得多,在深海中爆炸一个几千克的炸弹,在两万公里外还可以收到信号。

2009年2月,法国核潜艇“凯旋”号和英国核潜艇“前卫”号在大西洋相撞一潜艇“遭受撞击和刮伤”,另一潜艇“声呐罩部分”严重受损.均配备先进声呐系统的两艘核潜艇,竟将“几百万分之一”的相撞机率变为现实。经调查,双方发生碰撞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为了减少自身发出的噪音而关闭了声呐系统。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声呐所发出的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光波

(2)人能够感受到声呐发出的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监测到离它7500m的潜艇B,并持续监控潜艇B,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变为   m;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声呐系统是通过发射声波来定位的

B.关闭声呐系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刮伤的痕迹是潜艇之间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D.潜艇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在水里航行时受到的压强。

下列光现象中光的传播特点不同的是(   )
A . 手影 B . 日食 C . 倒影 D .  影子剧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图(选填“C”或“D”)

在襄阳东站站台上,甲、乙两列高铁停在在平直的轨道上。过一会儿,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站台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 .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 .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 . 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按要求填空。

  1. (1) 如图一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从图中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 (2) 如图二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硬纸片,鸡蛋由于并未随纸片一起飞出,鸡蛋最终落入杯子中,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3. (3) 如图三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中,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