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我们能否看清一个物体,跟它对我们眼睛的“视角”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越大,距离我们眼睛越远,视角越大 B . 物体越小,距离我们眼睛越远,视角越大 C . 物体越大,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D . 物体越小,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人们从平面镜中看见物体的像,这是光的现象。小明在和朋友在玩“躲猫猫”游戏时,他通过大的穿衣镜看到了小王的后脑,如果小王立即转身,他(能/不能)通过镜子看到小明,理由是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恰好能看到“硬币”,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的传播路径是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B . 光的传播路径是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 C . 此时用激光笔对着“硬币”照射,可以照到硬币上。 D . 此时用激光笔对着“硬币”下方照射,可以照到硬币上。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很快 B . 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 C . 只要有物体的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 D . 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
呼风唤雨不是传说,今年我市出现春旱,采用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请你说一说人工降雨过程中涉及到的热学知识.

如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 . 人的影子 C .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 笔在水面“折断”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爆米花

    爆米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品,它通常是由玉米加工而成.那么玉米粒是如何变成爆米花的呢?

    传统的爆米机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密封盖的铁罐子.加工爆米花时,用煤炉给装有玉米粒的爆米机加热,密封在罐里的玉米粒温度不断升高,其中的水分逐渐变成水蒸气,玉米粒内部压强不断增大.部分水蒸气从玉米粒中跑出,进入铁罐内,而铁罐内气体的温度也在不断升高,压强越来越大.玉米粒像吹足气的小气球,但由于受到罐内气压的约束,它们不能爆开.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打开爆米机的密封盖,罐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高温高压的玉米粒突然进入气压较低的环境中,便迅速爆开,变成了爆米花.

  1. (1) 加工爆米花的过程中,通过的方式使玉米粒的内能增加.
  2. (2) 加热过程中,玉米粒中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 (3)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能反映罐内气体压强p和温度t变化情况的图象是

  4. (4) 如果加工一次爆米花需要消耗0.5kg的无烟煤,若这些无烟煤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

如图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某铁棒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测量的结果应为cm,图中测量不足之处是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B . 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C . “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 . 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如图所示,众志成城,战胜疫情。以下对卫生防疫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 一件医用防护服的质量约为20kg C . 引起新冠肺炎的冠状病毒直径约为100nm D . 非接触式测温枪是通过紫外线传感的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11月1日,是湖南省实施防空警报统一试鸣制度的第19个年头,道县住建局(人防办)组织40余名人防干部分成4个小组,分赴道县二中、潇水学校、四小、周敦颐文化广场等地,组织开展“11.1”防空警报试鸣及校园疏散安全演练等一系列宣传活动。道县二中、潇水、四小等学校共5000余名师生参加防空警报校园疏散安全演练。关于警报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警报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 警报声是一种超声波 C . 警报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 人们听到警报声后都紧急疏散,说明了声能传递了能量将他们驱赶
下列温度可能是某人体温的是(     )
A . 100˚c B . 37˚c C . 25˚c D . 98˚c

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丁温度计的示数为

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频率 D . 音色
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当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m/s。

 

小明同学拿一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发现在某一个位置时,白纸上将会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此透镜可能是凹透镜 B . 此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 . 可认为光斑与透镜中心的距离是该透镜的焦距 D . 如果时间较长,将会看到光斑处的纸变焦
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温为37℃ B . 跳绳的长度约为0.5m C .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 D . 一块学生常用橡皮的质量约为0.5kg
观察如图所示的情景和文字,认为云向西运动,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为参照物。这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古人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古人不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放热熔化 B . 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 . 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 . 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雾滴
校园歌手小明在舞台上演出时,身穿红色上衣、绿色裤子和白鞋子,当只有红光照来时,观众看到的小明的上衣颜色是色,裤子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