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八年级(初二)物理
: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铅笔的长度为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为
s。
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B .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 .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刚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 )
A .
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
B .
帮助小刚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
C .
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
D .
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
如图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凝固点也在降低
B .
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
C .
BC段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凝固
D .
该图象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正确表示了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 .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C .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 .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4℃
当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变小时,反射角将( )
A .
变大
B .
不变
C .
变小
D .
无法确定
一辆汽车的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速度为15m/s,当通过途中一座长为90m的小桥时,所需的时间为( )
A .
大于6s
B .
小于6s
C .
等于6s
D .
都有可能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2) 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 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 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并由此推理可知
.
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
A .
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 .
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
C .
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 .
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47℃
D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nm
㛦㛦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通常在室内的地面上洒些水,就觉着凉快些,这是因为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 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上/下)调整.
(2) 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左/右)移.
(3) 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
(左/右)移.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象,但平面镜所成虚象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大小,凸透镜所成虚象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像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大小.
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 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2) 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
(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m.
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的像跟物距的关系”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实验前,应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 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 在探究过程中,当蜡烛、透镜、光屏处于如上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利用这一原理的,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在光屏上仍能出现清晰的像,这时像是
立、
的实像,这说明光在折射时光路是
;
(4) 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
A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 .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 .
像仍然是完整的,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如图,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 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 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 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
有人通过对银圆吹气,放在耳边听声音的
来鉴别银圆的真假,这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城市公共汽车在夜间行车时,司机一般要将车厢内的电灯关闭。因为这样有利于行车安全,请问其中有何科学道理?可画图来辅助说明。(至少写出两点)
在阳光下鲜艳可爱的红玫瑰,移至室内用绿光照射时就没有了光彩,其主要原因是红玫瑰( )
A .
只反射红色光
B .
只吸收红色光
C .
能反射各种色光
D .
能吸收各种色光
<<
<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
最近更新
__________him not to do so, he wouldn’t have made such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为
如图为“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
Many a student ____ going to have themselves ______ in the h
小球以速度v水平抛出,小球只受到_________,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
临沂市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宗旨,扎实
中国变革,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和分离分
某媒体为了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
The doctor said it would take six weeks to recover and I 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
化简得( )A. B. C. D.
为研究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两种溶液的化学性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
具有不同原子团的一组物质是( ) A.F
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平底
与鲁尔区兴起时间不同,但布局方式相同的是
(2010·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三下学情调查)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由于( ) A.肺能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