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在历史小知识的课堂讨论中,小华和小文就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什么人的问题发生了分歧,假如你是仲裁者,你的答案是(    )
A . 阿拉伯人和印度人 B . 埃及人和阿拉伯人 C . 印度人和阿拉伯人 D . 印度人和苏美尔人
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蚩尤    ④禹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表现在 (     )
A . 乡村的道路较宽畅、交通发达 B . 人口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 C . 功能差别,乡村功能较为复杂 D . 人口密度不同,乡村人口较稠密
“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
A . 开罗会议 B . 慕尼黑会议 C . 德黑兰会议 D . 雅尔塔会议
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同盟会直接领导了武昌起义  

②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③武昌的新军工程营打响了起义第一枪  

④起义军占领武昌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诗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的一位人物,他是(  )
A . 刘备 B . 关羽 C . 张飞 D . 诸葛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

材料二:仅2020年上半年,美国就派出近3000架次军机、60余艘次军舰,包括多批次轰炸机和双航母编队,不断在南海炫耀武力,强化军事部署,甚至在与其毫不相干的争议海域横冲直撞,肆意推高地区冲突风险,正在成为南海军事化的最大推手。2019年3月15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两座清真寺发生严重枪击事件,造成多人死亡。新西兰总理阿德恩说,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恐怖袭击”。

材料三:2019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32%,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202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大约30%,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新发展格局下,一个依然开放、扩大开放的中国对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材料四: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1. (1) 图一国际组织的性质是什么?中国哪一年加入图二组织?三幅图体现了当今世界怎样的主题?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影响当今世界和平和安宁的因素有哪些。要解决材料二的问题,要加强材料一中图几国际组织的作用?
  3. (3) 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哪- .基本特征?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谈谈中国“对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的原因。
  4. (4) 材料四中人类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政治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关于上海城市的主要职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上海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B .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C . 上海是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 D . 上海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读拉萨、成都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相同纬度的拉萨和成都,拉萨的气温特点是冬季,夏季;成都的气温特点是冬季,夏季;它们气温的差别主要是由高低不同造成。
  2. (2) 拉萨年降水量,成都年降水量;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成都受影响大,属于气候。
小刚同学要用A4纸(长约30厘米,宽约21厘米)绘制校园操场(有周长400米的标准跑道)示意图,他选取的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
A . 1:200 B . 1:800 C . 1:8000 D . 1:20000
2021年是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的92周年,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北京人生活状况”主题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该主题的是(   )
A . 人面鱼纹彩陶盆 B . 干栏式建筑 C . 打制石器 D . 骨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议会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

材料二:

材料三:只有牢记战争的惨痛,才能珍惜和平的宝贵。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真正开创未来,实现《联合国宪章》中避免后世再遭战祸的宗旨。 

                                                                                                                                                              ——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1. (1) 材料一中“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体现了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加速了哪一场战争的爆发?

  2. (2) 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写出图中所反映的两大对峙集团的名称。并需要分析战争期间双方力量对比的总体变化。

  3. (3) 联合国的创立是哪次会议的成果?用一句话概述出材料三倡议的核心内容。

我国农村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而每次土地制度的变革都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向党和报喜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材料四:2016年10月30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该《意见》,提出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形成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通过三权分置,农民可以放心地把土地流转给其他经营者,并获取一定的收益。对于经营者来说,将闲置的土地综合利用,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

  1. (1) 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 (2) 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

  3. (3)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4. (4)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总结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有哪些?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发动突然袭击。不得不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明代的某部药物学著作中有一条关于预防疫病的记载:“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艾叶、硫磺等药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辟秽”。该书是(    )
A . 《农政全书》 B . 《天工开物》 C . 《四库全书》 D . 《本草纲目》
舜能继承尧、禹能继承舜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因为他们    (    )  

A . 德才兼备 B . 人际关系好 C . 发明了文字 D . 教会了人们种植
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这些东西……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  )
A . “两弹一星” B . 鞍山大型轧钢厂 C . 大庆油田 D . 籼型杂交水稻
地名是城市的“活化石”,古老的地名承载着温州  古城发展的历史轨迹。蒲鞋市因蒲鞋市场而得名;康乐坊、谢池巷为纪念康乐公、谢灵运而留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追溯地名的来龙去脉是探寻身边历史的有效方 法之一

  ②唯有探寻地名的渊源,才能感受到历史的趣味

  ③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有历史

  ④身边的故事,就是生活的历史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只有主动融入世界大潮,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周思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处摩果送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千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第年,来间印皮和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务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兴得跳起舞来。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指出我国的外交政策,并依据材料概括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取得怎样的重大胜利?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外交的布局及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通过了《中国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