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查理一世亲自带兵进入议会,企图逮捕议会领袖  ②查理一世被处死

③克伦威尔率议会军作战  ④《权利法案》的通过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③②①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顺应这一主流的史实是(   )

①马可·波罗游历中国②契丹国仿效中原进行改革

③唐太宗采取和亲政策④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 . 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B . 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大面积的冬小麦 C . 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D . 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小麦
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就是一部社会变革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赏而兵强者,爵禄之谓也。爵禄者,兵之实也。……是以明君之使其臣也,用必出于其劳,赏必加于其功。功赏明,则民竞于功。为国而能使其民尽力以竞于功,则兵必强矣。

——《商君书》

材料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次重要改革,这场变革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此外,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

——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哪一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该历史事件的其他措施。
  2. (2) 材料二中“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指哪一变革?联系材料二,指出这场改革能够成功推行的因素。
  3. (3)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
  4. (4) 以上史实对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    )
A . 生活水平的根本变化 B . 对外政策的根本变化 C . 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D . 文化传统的根本变化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一段铭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段铭文所述的历史时期是指(  )
A . 中国近代史 B .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A . 地形类型 B . 山脉走向 C . 平均海拔高度 D . 相对高度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 为乾隆皇帝庆寿        B . 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 C . 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D . 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
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 .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 .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 . 日本受到美国的经济控制 D . 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文明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内外祭坛,上权貴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踪、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铖。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基葬对比鲜明。

材料二:大禹陵,古称禹穴,是大禹的葬地。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1995 年,浙江省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公祭典礼,恢复祭禹传统。1997年,大禹陵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 (1) 请对材料一三幅图的文物按距今年代远近排序。
  2. (2) 图二、图三分别来源于浙江哪一古人类遗址?图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图三房屋结构的特点和原因分别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我们为什么要祭奠和纪念大禹。
对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解读不准确的是(   )

年份(年)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73

21.43

70.56

A .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 . 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C . 中国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 D . 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我国东北区域示意图       图二 我国东北工业分布图

材料二: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

材料三: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

材料四:东北地区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打造“东北东部边境经济带”和“东北亚海上贸易之路”;2015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1. (1) 根据材料判断,大兴安岭以西的地形区名称是。每年的四,五月份,东北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而松花江和鸭绿江等河流水量已开始增大,原因是什么?

  2. (2) 东北的沦陷开始于哪一年?该事件对当时中国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结合材料三,评价东北工业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4. (4) 依据材料,分析东北地区构建东北亚“一带一路”的自然和人文的优势条件

下列关于平原村落和山谷村落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大多数平原村落的规模比山谷村落大       ②平原村落多呈团块状分布

③平原村落和山谷村落的形态没有差别       ④山谷村落多呈点状或线状分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如果地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那么通常右边表示的方向是(   )
A . 西方 B . 东方 C . 南方 D . 北方
下列事例分别体现了区域联系的哪方面的内容?
  1. (1)   家电下乡:
  2. (2)   通过网络查询外地信息:
  3. (3)   浙江的教师到新疆去支教:
  4. (4)   家住杭州的小王赴北京求学:
  5. (5)   浙江人老李去上海做生意:
下列城市中属于世界知名汽车城的有(   )

①美国的底特律

②德国的斯图加特

③法国的巴黎

④韩国的蔚山

⑤日本的丰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这条道路是(   )
A . 暴力革命 B . 领导工人运动 C . 农村包围城市 D . 国共两党合作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以下是某同学在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其探究的主题是(  ) 

A . 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 D .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读如图,关于该国渔业的发展情况,认识正确的是(   )

A . 国土东西狭长,海岸曲折,多优良的港湾 B . 拥有北海道渔场,可以任意捕捞渔业资源 C . 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着力建设“海洋牧场” D . 人口多国土小,可以多填海造地沿海围垦
最近更新